一、引言
2025年09月26日
一、引言
《大唐西域记》又名《西域记》,是公元7世纪玄奘游历西域、印度19年之后的见闻著作,由玄奘口述、弟子辩机执笔而成[1]。全书12 卷,10 余万字,先后介绍了西域和印度以及南亚和中亚的其他国家共138 个,其中亲自考察了110 个国家,并记载了传闻所知的28 个国家。其中从卷二至卷十一记载了古印度的80 个国家,卷二记载了印度的释名、疆域、数量、岁时、邑居、衣饰、馔食、文字、教育、佛教、族姓、兵术、刑法、敬仪、病死、赋税、物产等,并载有3 个国家[2];卷三记载有8 个国家[3];卷四记载有15 个国家[4];卷五记载有6个国家[5];卷六记载有4 个国家[6];卷七记载有5 个国家[7];卷八和卷九共记载有1 个国家[8];卷十记载有17 个国家[9];卷十一记载有23 个国家[10],其中的僧伽罗国即今斯里兰卡,波刺斯国即波斯,皆非古印度之境,因而本卷关于古印度的国家实际有21 个。
此书所载的五印度80 个国家中,对佛寺分布皆有详述,其中最详的是以伽蓝、精舍、遗迹、圣地等为中心的佛教道场信仰。鉴此而论,《大唐西域记》可谓是一部印度佛教道场信仰的重要典籍,在印度佛教道场信仰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之地位。循此,本文通过分析其中关于印度佛教道场信仰之记载,将其分类并进行总结,以展开深入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