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迁至玉华宫翻译与政坛风云的关系

玄奘迁至玉华宫翻译与政坛风云的关系

陈景富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摘要:玄类于贞观十九年自印度求法归来之后,便开始从事佛经翻译工作。其译经地点先后由弘福寺转至翠微宫,从积翠宫至玉华宫,其先后历经两代帝王。从玄类译经地点的不断迁移,反映出玄类与政治关系的变化,其个中原因,十分深刻。

关键词:玄奘;玉华宫;翻译

一代佛教大师玄奘于贞观十九年自印度求法归来之后,余生一直从事佛经翻译工作。其译经地点先后为弘福寺、大慈恩寺、北阙弘法院、翠微宫、东都洛阳积翠宫及大内丽日殿和雨花殿、西明寺、玉华宫(寺)。从弘福寺到翠微宫,玄奘与太宗皇帝的关系呈渐行渐近的趋势;从积翠宫到玉华宫,玄奘与高宗皇帝的关系,则呈且行且远的趋势。其中特别要提到的是,西明寺于显庆三年建成之后,玄奘奉敕入住,但仅仅住了一年多,便上表请就玉华寺翻译,个中之原因,一般都以《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所说为根依据,即众人请翻《大般若经》,而此经“部大,京师多务,又人命无常,恐难得了,乃请就于玉华宫翻译”。笔者以为,这只是表面之词,真正的、主要的原因却被忽略了,甚至可以说是被有意无意掩盖了,答案其实要比这表面之词复杂得多,深刻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