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持戒修行”
2025年09月26日
(二)是“持戒修行”
佛教强调信仰者自身的修行,修行过程中要求“以戒为师,律为根本”。佛教的戒律,不仅是维系这一信仰体系的基础,而且也代表了人类自我教化和道德约束的巨大功效。所谓持守戒律救度众生于无边的苦难,说的是那些狂妄愚昧,凶恶暴虐,喜欢残害生命的人;那些贪财盗窃,淫逸污浊的人;那些挑唆是非、恶意辱骂、口出狂言、语言华而不实,嫉妒他人、怨恨他人、痴心妄想的人;那危害亲人且杀戮圣贤,诽谤佛陀和诋毁贤良的人;那些窃取祖宗和庙堂器物,心怀凶邪叛逆,中伤佛、法、僧三宝的人。认为这样的人就是恶的元凶。佛陀对于社会生活中的丑恶,具有清醒的认识,对于改造社会,也同样充满了信心。认为佛弟子宁可被人宰割,剁成肉酱在街上卖,也不能做坏事;信奉佛、法、僧三宝,报父母恩、众生恩、三宝恩、国土恩四恩的人,就会得到广泛的周济。佛教持戒度脱无边苦难的义理,佛陀疾恶如仇的坚定立场。对于那些以为佛家缺乏批判态度、与世无争、不谙世事的人来说,确有重新理解和认识佛教义理的必要。
玄奘在各种诱惑面前皆不为所动,其戒行高洁诚如一代高僧道宣所引唐太宗《圣教序》所云:“譬夫桂生高岭,云露譬夫桂生高岭,零露方得法其华;莲出渌波,飞尘不能污其叶。非莲性自洁而桂质本贞,良由所附者高,则微物不能累;所凭者净,则浊类不能沾。夫以卉木无知,犹资善而成善,况乎人伦有识,不缘庆而求庆。”[3]玄奘被高僧尊为法门领袖,被一代帝王称为具有“桂”、“莲”品行的赞誉,表明了佛家在恶行猖獗的时候,物欲横流的浊世面前,要保持千古流芳的品行和出污泥而不染的情操。也可以说明玄奘的戒行堪称教界表率、世间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