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上几个概念和玄奘西行路线的关系
首先我们先看玄奘西行路线和丝绸之路之间的关系。丝绸之路始于西汉,归功于汉武帝、张骞、卫青、霍去病这些帝国早期的开拓者的文治武功和东汉班超、甘英这样丝绸之路上的捍卫士,正是有了他们的开疆扩土才有从天竺通过丝路翩翩而来的高僧和为求佛法远赴天竺而去的大德,正是他们的步伐,为佛教的发展弘扬带来了巅峰,为丝绸之路上点亮了灿烂佛光。在此之中玄奘的西行路线通过《大唐西域记》和《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完整保存了下来。他的路线与丝绸之路或同或异(文章下部分会进行详细的分析),成为复杂的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可分割,为丝绸之路现代的复兴带来无可比拟的社会价值。
再来看玄奘西行路线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及“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的关系。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的提出(申遗),都建立在古丝绸之路的原始框架之上,区别在于,一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侧重其现代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价值,为丝路上今天的包括中国、中亚等在内的国家提供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契机,而“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更注重发觉古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对其进行保护、开发;另一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所涉及的国家范围广泛地多,更具战略意义,而“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的范围更加具体和有限,其更具文化意义。
玄奘西行路线对于其二者都有不能言说的重要性。玄奘西行路线是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更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过程中重要的文化认同符号,习主席在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这个概念时,强调:“加强民心相通。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搞好上述领域的合作,必须得到各国人民的支持,必须加强人民的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4]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价值,才能民心相通,这也是丝路申遗过程中地位超然的文化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