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相种——命运共同体
共相种指所生之果可以多人受用,诸如山河大地。不共相种指个体五根。有根身就是不共相种变化出。“有言处者,谓异熟识由共相种成熟力故,变似色等器世间相,即外大种及所造色。虽诸有情所变各别。而相相似处所无异。如众灯明各遍似一。谁异熟识变为此相。有义一切。所以者何。如契经说。一切有情业增上力共所起故。”[7]意思是“各有情生命之初得时,其所变之器界根身随之而现。死时亦随之而灭也。然一人死时,犹无数灯中之一灯熄灭。并不觉光力有所退减也。”[8]唯识学认为,整个物质世界是由众生的第八识变现,并非脱离第八识而独立存在。由于共同的业力,同一世界的众生变现出的物质世界也有相同性,互相重叠在一起,犹如一间房内众多灯开亮后光线交织在一起一样。因而唯识学并不是全然否定物质及物质世界的存在。[9]
佛教讲的业力分别业与共业,而我以为共业在当代更具有启发价值。人们仅提升自我的修为,会容易忽视社会存在的弊病,但社会弊病乃是众生所共同造就的。纵使世界中群体各异、民族众多、追求相别,但看似置身其外,其实也负有未警示他人及助他人改变的责任。个人自我的解脱绝不是终点,反观当代社会关心自身利益者不在少数,殊不知自我存在于众生世界里,同所有人息息相关。仔细想,这未尝不是个人业力的体现呢。
习近平总书记近几年提出了“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他认为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10]在这里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更应偏重伦理道德层面,而非经济层面。那么如何用宗教的超越精神以及道德力量来化解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并使之相互包容,甚至在伦理道德、价值追求上达成一定共识,是我们应该切实考虑的。当代社会随着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建立、互联网在全球的运用、各国金融市场紧密相关,因而出现的金融危机、环境危机、网络黑客、战争威胁等等普遍存在。这些摆在人类面前的挑战让我们不得不达成共识:坚信创造社会现实的权力就在每个人手里,共建命运共同体,相互支持,才有可能应对好这些挑战。中国作为世界大国更应起担当作用,深入探索传统文化的积极内涵,本着文化自信的态度以东方哲学引领时代的发展。就现实来说,不同民族、区域间存在跨文化沟通问题。在文化上宣扬慈悲之心能让不同民族加强团结。慈悲心在共业中的作用,能提升社会道德,能对一切有情众生产生理解,从而真正达成命运共同体这一共识。个体的提升以至于整体的进步是决定人类未来走向的关键因素。当然命运共同体并不是千人一面,而是每个人、每个民族基于自我的认识从而一定程度上扩展到对他人有所认识和理解,在这份理解的基础上才会有真实的沟通与合作。虽然民族有别,但人类命运共存的手足精神没有界限,共业观在应对这些冲突问题上可以为之借鉴。一己之力虽弱,众人之力却不可小觑,业力的道理亦是如此。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就在于我们要看到整个群体的变化。太虚认为唯识学能解脱变坏之业报,那么在这里就不仅指个人,更是意指整个社会的进步,惟此才能带来永久的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