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悲愿不够

(一)大乘悲愿不够

中国佛教的主体是大乘佛教,人间佛教的思想也是建立在大乘佛教精神之上的。佛教的慈悲和智慧精神在大乘佛教里体现得最为充分,以大悲心饶益众生是菩萨精神的指归,也是菩萨之所以能够成为菩萨的必要条件。这在大乘佛教义理上是公认的。但是现实中,在中国大陆佛教界,言在大乘、心在小乘、行不入乘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佛教教育在佛教根本精神方面的薄弱。这种薄弱直接制约了僧才素质的更大提高,也直接影响了社会上对佛教的不正确认知,导致佛教的弘扬传播始终无法大面积地落地扎根。一代大师马一浮先生讲:“释氏之精者,亦唯在铲除知见,潜行密证,不以义解为高。”确是高人高见。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不是佛教的真正精神。以解导行,以行证果,以行度生,才是真大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