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昆仑山”与司马迁的困惑
温玉成
洛阳龙门石窟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摘要:我国古文献记载,古昆仑山在酒泉南山,即今祁连山王峰。张骞经于阗国考察黄河河源时,因听信传说误定昆仑山于于阗。而“昆仑”之意即日月。昆仑文化在后世被边缘化,其影响却被汉族及广大西部民族吸收、继承,至今尤存。
关键词:昆仑山;司马迁;张骞
司马迁在《史记.大宛传》中,记载了张骞探寻黄河河源的经过:“汉使(张骞)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汉武帝)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司马迁对于这个汉武帝命名的“昆仑山”,大感困惑。《史记.大宛传》结尾,“太史公曰:《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后也,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