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走国际化办学之路
众所周知,旅游业是一个开放性的行业,我国旅游业是最早对外开放的产业之一。我国旅游业从入境旅游到国内旅游,再到出境旅游,依次形成目前的三大旅游市场。而且,出、入境旅游风头正劲,国际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国际邮轮、国际列车、国际航运、海洋旅游、文化交流等,都需要大批的国际旅游人才,高校旅游类专业坚定国际化办学的道路,这个方向应当自始至终坚定不移,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具体表现在,一是要引进国际旅游教育资源,其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二是引进其先进办学理念、管理方式和教学方法,创新合作办学模式;三是加强师生互动交流,不但要把国外的师生“引进来”,而且国内师生要“走出去”;四是不断拓宽、深化合作领域,接轨旅游人才的国际化标准。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一大批具有开放视野、综合知识、高素质、应用型并且具有国际化水平的本土旅游人才。
【注释】
[1]周其厚,桂林旅游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本文得到2015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GXGXJG2015A018)和桂林旅游学院教改立项项目(JG15A01)的资助。
[2]新华社:《2015年世界旅游十大新闻》,《中国旅游报》2015年12月25日。
[3]魏小安:《旅游业态创新与新商机》,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年,第3页。
[4]魏小安:《旅游业态创新与新商机》,第6页。
[5]李德明主编:《山东旅游人·序言》,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
[6]国家旅游局人事司:《2015年全国旅游教育培训统计》,《中国旅游报》2016年6月7日。
[7]田里等:《中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71页。
[8]傅桦等:《旅游教育与就业》,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53页。
[9]谢彦君:《旅游管理专业新视野丛书·序言》,参见邹本涛等编著:《旅游文化学》,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年。
[10]冯颖等:《中日旅游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以南开大学和立教大学为例》,《旅游学刊》2008年第12期。
[11]陈才:《社会学框架下的旅游学学科属性定位分析》,《中国旅游研究·2005》,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34页。
[12]陈安锋:《基于经济学供求角度的我国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科技信息》2012年第7期。
[13]文冬妮、陈炜:《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分析——基于泛北部湾区域经济视野》,《河池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