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首先,本研究拓展了高等教育学生学习动机研究领域。目前来看,高等教育学生动机研究多集中在外语、体育以及公共课等专业,还有的研究综合分析了本科生学习动机的类型、影响因素,并提出激发学习动机的建议。这些研究虽然有助于揭示高等教育本科生学习动机本质与激励机制,但是缺乏对不同学科、专业学习动机差异性的解释,专业差异引致学生学习动机差异值得深入研究。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动机研究拓展了高等教育学生学习动机研究领域,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学习动机的本质。

其次,本研究为旅游学科学习动机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我国旅游业战略地位的提升以及旅游强国建设为旅游管理教育与学科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学界有义务加快旅游学科相关理论建设以支撑国家旅游战略实施。目前,有关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动机的研究成果不多,调研、分析学生学习动机维度,探讨不同生源地(城市、农村)学生学习动机差异并分析动机差异的原因,有助于深刻理解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的本质,为构建旅游学习动机与激励理论提供实证支持。

2.实践意义

首先,本研究有助于提高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教与学是提高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质量的两个方面,本研究重点关注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与不同生源地差异的比较,通过学生动机研究反观旅游教育教学设计的适应性,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目标的设定、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改善等提供学生视角的参考信息。同时,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研究也有助于教师深刻理解学习动机衰竭产生的原因,为学习动机重塑提供借鉴,这既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旅游教学的满意度,也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的激情与教学信心。

其次,本研究有助于提高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伴随旅游全球化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智慧旅游时代来临,旅游市场、行业以及国家发展战略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部依靠课堂教学已经很难实现高质量旅游人才培养的目标,学生需要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才能够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学习动机研究揭示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提供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线索,通过教师外部引导、学习资源配置、帮助学生设定学习目标等手段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