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与高速铁路沿线区域
2025年10月13日
一、高速铁路与高速铁路沿线区域
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广义的高速铁路还包含使用磁悬浮技术的高速轨道运输系统。高速铁路除了列车营运速度达到一定标准外,车辆、路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我国铁道部对“高速铁路”的定义分为两部分:线路改造时速达到200公里/小时和新建时速达到200—250公里/小时的线路,在这部分线路上运营的时速不超过250公里/小时的列车称为“动车组”;新建的时速达到300—350公里/小时的线路,这部分线路上运营的时速达到300公里/小时及以上的列车称为“高速动车组”。本研究范围即涵盖了动车组和高速动车组,均视为“高速铁路”。
通过分析日本“新干线”的运营管理模式,孙(Sun)认为高速铁路与旅游业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的,高速铁路的车上服务与站点建设应该侧重于满足旅游者的各种需求,并针对不同地区旅游者的出行习惯设计多样化的列车运营方案,包括灵活的列车时刻、适宜的运营速度、合理的停靠站点安排等。马丁(Martin)等也探讨了旅游与交通相融合的规划策略,提出“旅游链”(travel chains)的概念,认为交通贯穿旅游活动始终,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交通便捷度、改善交通服务有助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借鉴以上观点并结合交通枢纽区域的有关定义,高速铁路沿线区域指位于铁路交通网络节点处且与城乡连接,能满足旅客与货物通过、到发、换乘与换装等集散需求,并有相应的场站与城镇内部交通衔接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