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评价的初步探析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评价的初步探析

彭 鹏 周春林 姜 锐[1]

〔摘要〕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能够让学生接受学校的理论知识教育,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适合以培养服务型人才为目标的酒店管理专业。本文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常见的三种不同校企合作形式着手,建立关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评价模型,对三家案例酒店进行调查比较,总结出三种不同校企合作形式的优势与不足,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希望为深化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 校企合作 校中店合作模式 店中校合作模式 订单式培养模式

在我国,根据不同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发展情况和实际需求上的不同,高职院校与酒店之间的合作形式可以分为校中店合作模式、店中校合作模式和“订单式”培养等。校中店合作模式,以校办酒店为主要表现形式,即由学校创办或控股的酒店企业。在这种模式中,酒店除了获取利润及营利性回报之外,同时还需要作为学生进行实践技能教学的场所,兼顾实现教学目标。店中校合作模式,在此模式中,学校与社会酒店展开合作,分别承担着学生在校内、校外两个不同环境的培养任务。学校负责学生在校内的理论知识教学,而酒店负责学生在酒店中的实践能力培养,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工作场所、设施和设备。“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酒店针对酒店业发展及市场需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并开展全方位合作办学,合作方面包括师资、资源、办学条件等。学生将在学校和酒店交替进行学习,以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并在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到合作酒店就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