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校企合作模式中的用人需求制度
由于旅游业的淡旺季差别,旅游企业一般希望学校在进入旺季之前能够解决用人问题,而学校有学校的实习实训制度。大多数高职院校安排学生在第五或第六学期实习,即“2.5+0.5”或“2.0+1.0”的教学模式。如果是“2.5+0.5”的模式就是第六学期外出实习加就业,如果是“2.0+1.0”的模式就是第五和第六学期外出实习。
武职旅游管理专业自2004年开始招生,最早实行的是“2.5+0.5”的教学模式,即春节前后学生开始实习,而这个时候恰逢旅游业的淡季,旅游企业用人需求不是那么旺盛,并且实习时间特别短,往往只有3个月。因此,从2010年开始实行“2.0+1.0”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在暑假之前把学生送到旅游企业,学生在企业锻炼的时间比较长,长达一年,并且可以实施实习加就业的方式,深受企业欢迎。可是由于教育部规定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时间不能超过八个月,因此,武职旅游管理专业自2013年再一次调整学生实习制度,采取“工学穿插、四步跃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即“1.5+0.5+0.5+0.5”的教学模式,即第一、二、三学期,学生在学校系统地学习通识课程和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且在第三学期参加一年一度的全国导游证考试;第一个0.5也就是第四学期到旅游企业进行阶段性实习,第二个0.5即第五学期又回到学校学习有关旅行社的课程和拓展课程,并且再一次在学校参加导游证的考试,第三个0.5即第六学期外出顶岗实习,这一次是毕业加就业的实习。
2016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安监总局、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其中规定:“实习期限:顶岗实习一般为6个月。”[11]武职旅游管理专业把为期一年的实习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阶段性实习,一个是毕业实习,既不违反五部委的规定,又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时参加两次导游证考试,满足学生考取导游证的需求;从旅游企业方面而言,第一阶段性实习和第二阶段的毕业实习,学生从7月—12月进行为期6个月的顶岗实习,7月正值旅游旺季,是旅行社和景区景点用人高峰时期;实习结束时旅游业也进入旅游淡季,学生可以有一个回家过春节的休息调整时间。这种实习实训制度也深受企业欢迎,应该是校企合作模式中的“三赢”策略,从而得到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面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