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结 语

六、结 语

校企课程体系建设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方面。Arvanitis指出,应用型大学比研究型大学更贴近企业技术需求,更有可能与企业开展合作。而国内正如火如荼进行转型的新建院校当中也提到建立应用型院校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行产学研合作,这也间接指出应用型高校更适合开展产学研合作[20]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合格的技能人才,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在培养过程中,学院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计划,用人制度充分尊重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需求,大力营造岗位成才的环境和氛围。校企双方还应注意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灌输良好的企业文化,使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的环境,实现向“社会人”和“职业人”的转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跟其课程体系的设计有着极大的相关性,期待在这一轮改革中旅游管理专业能迎来又一个春天。

我国目前的校企合作、合作办学基本上处于“企业配合模式”为主体的时期,基本上尚处于较低程度的合作层次,亟待向全面的合作模式前进。

【注释】

[1]王红国,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副教授。汪安梅,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讲师。本文得到上海市民办高校重点科研项目“高等学校旅游管理类专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2016-SHNGE-09ZD)的资助,特致以谢意。

[2]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2015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http://www.cnta.gov.cn/zwgk/lysj/201610/t20161018_786774.shtml。

[3]易新河、文益民、陈智勇:《我国校企合作研究二十年综述》,《高教论坛》2014年第2期。

[4]弭娜:《独立学院校企合作模式微探》,《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第7期。

[5]郑旭辉、刘松青:《中外产学合作教育动力的比较》,《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

[6]范万剑:《校企合作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科教导刊》2015年11月。

[7]夏建国等:《新建本科院校产学合作的实践探索》,《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第5期。

[8]陈霞:《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课程体系改革实践》,《现代教育管理》2016年2月。

[9]陈霞、高益峰:《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服装设计课程体系改革实践》,《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10]王凡:《理念和现实的差距:制约新建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问题梳理》,《湖北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

[11]徐书宜:《校企合作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科教导刊》2014年11月。

[12]李剑玲、李洪英:《基于博弈论的京津冀区域校企合作创新研究》,《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2期。

[13]陈霞、高益峰:《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服装设计课程体系改革实践》,《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14]吴红宇、杨群祥:《影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因素研究——基于910份调查问卷的分析》,《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16期。

[15]陈丽榕:《校企合作的各方需求动因分析》,《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9期。刘华富、张序君:《校企深度合作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第13期。

[16]丁群霞:《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第15期。

[17]李洪亮、张秀玲、辛炳炜:《新建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培养工程人才机制综述》,《教育观察》2016年第9期。

[18]王斌:《美国校企合作模式研究综述》,《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第12期。

[19]耿树海:《校企合作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企业导报》2016年第8期。

[20]肖地楚:《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与探索》,《天中学刊》2014年第5期。刘海峰:《新建本科院校实施转型发展工程势在必行》,《天中学刊》201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