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式校企合作实践
“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较多地应用于酒店管理专业,主要培养方式就是酒店与学校签订“订单”培养合作协议,参与学校招生工作,学生入校后酒店融入学校日常教学,学生实习及就业安排全部纳入下“订单”的酒店。这种方式由于酒店从招生到实习就业阶段的全过程参与,因此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并且提高酒店用人的满意程度。目前,这种合作模式正在从酒店方向逐渐向旅行社及其他旅游企业发展。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与喜达屋集团签约进行订单式培养,成立喜达屋定向班,学生大一进校举行开班仪式,三年的专业学习,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师团队组成到学生的顶岗实践和大三实习,酒店全程参与,酒店的能工巧匠进入课堂进行企业文化、专业实训的授课和指导,使学生从大一开始就逐渐融入酒店集团的大家庭,合作期间还设立了喜达屋专项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奖励,这种订单式培养既保证了酒店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输送,也保证了专业的就业率,取得了校企双赢的效果。
思博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与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合作,酒店管理专业开设“香格里拉班”,按照教学计划,大三整班所有学生的顶岗实习全部由学校定向输送至该酒店进行岗位培养。
立达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与上海东方商旅酒店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成立“东方商旅班”,酒店对实习生的表现非常满意,同时双方在校企协同授课、招聘宣讲、培养计划制订等方面开展更为深入、更加务实的合作,实现了校企合作的“双赢”目标。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与华东康辉旅游集团进行订单式培养,开设了“康辉班”,在大二安排五周的课时进入旅行社实践,为之后大三进入康辉的顶岗实习打好基础。同时行健学院又与上海铁旅集团开展合作,尝试“订单”式培养,在学习导游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安排大二学生参加旅行社组织的假日列车带团项目、周末和节假日带团实习。
农林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与上海雪浪湖农家乐观光休闲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协议,校企双方共同规划和组织“校企双主体”培养试点班——“上海之根农业旅游班”的招生、教学、培训、实习实训、学业评定等,共同完成课程建设、组建教学团队、建设“场中校”、教学质量与班级管理等方面工作。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入学,毕业后直接进入上海雪浪湖农家乐观光休闲有限公司工作。
震旦学院的国际邮轮乘务专业依托上海国际邮轮人才培训基地与香港才库亚洲合作,以适应上海建成国际邮轮母港的需要,开办“歌诗达”班,通过校企合作向歌诗达邮轮输送专业人才,学生经过学校培养及企业培训,取得相关资质后,直接登船实习和就业。
在“订单”培养过程中,高职高专院校与旅游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即确定学生未来的培养方向和实习、就业单位,基本采用了企业参与学生入学招生、日常教学内容安排及管理、实习就业工作的模式。上海采用这种校企合作模式的典范当属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万豪班”和“丽嘉班”。
1.“订单”招生
上海旅专于2009年3月与万豪国际酒店集团以及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签署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协议,开始为万豪和丽嘉分别设置订单班,分别为“万豪班”和“丽嘉班”,两个班级为万豪品牌和丽嘉品牌进行定向培养学生。订单班的学生主要来自每年参加上海春季自主招生的生源。
在招生过程中酒店全程参与,首先根据酒店经营及人力资源的需要及学校的整体招生计划等具体情况与学校商定订单班的招生规模,然后在招考前安排面试。面试官主要由酒店和学校两方面组成,学校安排专业老师参加,酒店则派遣人力资源部及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参加。通过面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素养、未来就职酒店行业的意愿及态度、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以及整体形象。考生必须通过面试才能够报考订单班。
2.“订单”培养
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来说,现代企业讲究“以销定产”——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企业就生产什么样的产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并且随着市场满足程度的提高,产品的“价值”也就越高。因此对于酒店人才的培养也应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酒店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学校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对于参加面试,并通过招生考试录取进订单班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校与酒店也制订了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制订的主体从传统以学校为单一主体,转变为学校、企业共同制订,最终的目标就是能为下“订单”酒店培养出符合这些企业用工需求的专业人才。在教学计划中,一方面要体现酒店管理专业及大学专科教育的系统性,另一方面又要体现相关酒店的个性化要求。因此,在教学计划中除了大学公共基础课和旅游酒店类专业基础课程以外,订单班的课程还体现出相关企业的特色。
订单班的课程体系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职业认知”“专业知识与技能”“饭店运行管理”和“职业发展”。在四个模块中,订单班学生除了要学习管理学、酒店概论、旅游消费心理、酒店前厅、客房运行与管理等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外,还要参加具有明显企业文化特征的课程,如万豪(丽嘉)品牌与文化、万豪(丽嘉)员工发展和员工要求、万豪(丽嘉)酒店仪容仪表标准等。这些课程除了帮助学生能熟悉一般酒店管理过程中普遍通用的知识和技能以外,还能尽快熟悉万豪和丽嘉的企业文化特色,为今后进入这些酒店实习乃至就业提前做好准备,这也缩短了订单班学生将来进入酒店后的适应期,并且使得学生能够站在各个不同企业的背景下来思考问题和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学校及酒店非常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行“理论—实践—理论—实践”四段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新生入学学习一个阶段的理论知识之后,安排进入酒店进行短期的专业见习活动,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和职业观念,实地探访酒店,了解自己未来在酒店可能工作的岗位以及这些岗位的任职资格和要求,这样就有了一个更为清晰明了的学习目标和动力,然后再回到学校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还要结合实训课程进入酒店进行生产性实训。在学校完成专业学习之后,在大三进入万豪或丽嘉品牌酒店进行顶岗实习。
3.“订单”就业
订单班的学生入校时一般都要签署订单培养协议,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签订。订单班的学生为定向培养,今后的实习和就业一般都由订单企业落实安排。万豪班和丽嘉班的学生在校内学习过程中已经大量接触到了各自酒店的文化和特色,接受了相关酒店的培训,到大三就会被万豪和丽嘉安排到各自旗下的酒店开展顶岗实习工作。
通过顶岗实习,学生进一步锻炼自己的岗位技能,并更深入地了解订单酒店,同样,酒店也通过学生实习阶段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并对其进行考察。这是双方在已经相互比较熟悉的情况下进一步了解对方的过程,这对于酒店考察未来的员工,学生考察未来的就业单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实习期满进入就业阶段后,酒店和学生会进行双向选择。酒店会对学生做出评估,察看学生是否通过实习已经能够满足酒店工作岗位的任职资格要求,另外再根据当时人事岗位编制的情况,决定是否直接录用学生。如果该岗位编制已满或者学生暂时不适合其想要应聘的岗位,酒店则会与学生商讨调换到其他工作岗位录用或安排到集团旗下其他酒店录用。一般情况下,只要订单班的学生愿意,工作都能顺利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