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具体举措

四、具体举措

基于以上讨论,我们将MTA项目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目标界定为集教学、科研、实习、论文、就业和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环节为一体的综合性、一体化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平台。在专业实践基地建成之后,复旦全日制MTA项目学生应该全面参与到基地的工作中,培养方案中应该规定学生需完成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全方位了解共建单位及其所在行业的运营流程和管理方法,能够运用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结合现场调研和在岗实践对实践岗位的现状做出深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建议和思路,进而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论证;复旦MTA项目将基于专业实践基地的特色定位,与合作单位联合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和考核标准,构建与合作单位需求相适应的实践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合作单位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定制化地设立实习岗位和实践项目,全程深度参与到课程设计、实践指导和绩效评估的各个环节,最终基于上述机制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对MTA项目毕业生择优录用。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复旦MTA项目将基于教育部、学校和院系等相关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在遵循相关规章制度和尊重合作单位相关诉求的前提下,本着开放、多元、创新、共享的原则,以目标明确、灵活定制的方式为不同类型的实践基地制定实施细则,充分发挥MTA项目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资源优势,积极完善各项制度建设,逐步形成一套合理有序的管理流程,使得实践基地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公开透明、良性运转。结合实践基地的定位和诉求,进一步完善MTA项目兼职导师的聘任与管理工作,建立兼职导师人事档案制度,详细记录兼职导师在实践基地中的各项教学工作活动,加强对兼职导师的考勤、考察、考核和监督评价机制,打造一支数量充足、专业敬业、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高水平行业专家教师队伍。

结合上述认识,我们将进一步开展如下具体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