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发展进程

(一)乡村旅游发展进程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我国乡村旅游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在经济新常态及旅游新常态大背景下,乡村旅游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动机、消费需求、消费行为特征等各个方面也在不断变化。而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也正随着这一经济社会大环境的演变而不断变化。

1.初始阶段

20世纪80年代起至90年代中期,乡村旅游在我国开始兴起、逐步萌芽并不断发展,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存在城乡居民观念、生活习惯、政策等方面的制约,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低,在食、住、行、游、购、娱各方面都难以满足旅游者舒适、愉快、放松的需求。

在这一阶段,我国乡村旅游基本处于自发经营阶段,乡村旅游者没有明确的乡村旅游意识,相关部门没有出台相关政策对乡村旅游加以规范,理论研究者未对相关概念及研究做出概括,乡村旅游呈现出一种自发式的初始阶段。

2.乡村观光/休闲阶段

20世纪90年代后期,乡村旅游与农业相结合,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由初始阶段向观光休闲阶段过渡。很多农民及当地居民开始涉足旅游业。此阶段的乡村旅游开始出现以体验各类乡村旅游活动及产品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模式,如农家乐、农家采摘、农事体验、休闲农场等,一时间受到广大旅游者的追捧。此类乡村旅游多集中在城乡结合处、古村落等地区。同时,相关旅游企业也加入到乡村旅游经营的行列中,开始对乡村旅游活动进行整体规划。在此阶段,相关部门对于乡村旅游及“三农”问题相关政策的联系也越来越明显。居民、企业及政府三方面共同努力,促进乡村旅游不断向观光休闲阶段过渡,推动着中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同时,相关理论研究也在不断完善,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如图1所示,2011年至2013年江苏省新增省级星级乡村旅游区(点)数量呈每年递增趋势,且2013年增加幅度明显。

图1 江苏省新增省级乡村旅游区(点)数量

3.乡村度假阶段

度假旅游最早起源于欧洲,在西方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唐代剑认为,乡村度假是乡村旅游的更高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发展以及旅游者逐渐成熟,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从简单的观光休闲向更深一步的度假转变,以江浙为代表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均出现了乡村度假这一乡村旅游业态。

而客观来看,我国尚处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乡村旅游仍以观光休闲为主,度假旅游比重较轻,且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目前学术界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较少,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及研究价值。

我国乡村旅游走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不断发展,不断成熟。同时,我国乡村旅游也正面临着历史性的变革,正视乡村旅游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实现从乡村观光休闲到乡村度假这一飞跃,才能真正促进新时期乡村旅游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