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交替的“2+1”式校企合作实践

(二)工学交替的“2+1”式校企合作实践

“2+1”式是现在大多数旅游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模式。此模式最先是在酒店管理专业中施行的,然后逐步推行到旅游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等专业。

“2+1”式是一种将专业学习工作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要求高职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前两年主要是在校内学习专业理论为主,并且在前两年里要到企业进行各种单项实训科目的锻炼,而最后一年以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为主,进行综合实践。此种模式,不论是在校内学习还是校外实习,都非常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校内学习—单项实训—校内学习—综合实践”的过程,对学生实行了“工学交替”的培养。赵莹雪(2011)指出这种“工学交替”不是简单的“学校学习—企业实践”的重复,而是一个更高层次的循环。第一次的循环是基础,第二次的“工学交替”循环是发展、是综合[41]。如今上海不少高职院校都在采用这种方式来提高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的水平。

城市管理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通过校内实训基地——晨缕酒店,训练学生的酒店服务与管理工作能力,在学校举办大型活动时提供住宿服务,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并提高其团队精神和责任心。在校内酒店实训过程中,学校还聘请外教进行工作实景教学,与学生进行全程英语交流,提高其未来在高星级国际酒店的岗位适应能力。在通过校内反复实训锻炼后,为大三的顶岗实习打下了基础。

中侨学院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在日常教学中非常重视对学生从事会展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专业教师经常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展会,如吉盛伟邦国际家具展、上海国际汽车展、上海国际酒店用品博览会、上海教育博览会等大型会展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平时课堂上所学的会展专业知识结合展前策划、展台搭建、现场接待、展后服务等工作内容,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

建峰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与浦东嘉里、龙之梦丽晶、万豪雅居乐等酒店进行校企合作,企业进入学校为学生进行宣讲,介绍企业文化、职业前景,并在第四学期的第11—18周安排了酒店餐饮和客房服务实训,由企业老师进行指导,与之后的顶岗实习工作进行了有效的衔接。

笔者所在的济光学院,与大多数高职旅游专业一样,以“2+1”模式开展校企合作。

1.“工学交替”的实践教学合作

在教学计划中,旅游管理专业本着“教学—实践—再教学—再实践”的理念进行安排,使得学生每个学期都能够既有理论教学又有实践教学,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有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参与。学校每个学期教学周为18周,其中第2—4学期每个学期有2周约54课时的时间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旅游管理专业在前4个学期一共设置了5个实训项目,从学生入职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到旅游企业的实际操作技能都安排了相应的实训课程。另外,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促进学生就业,在第5、6学期设置了为期一年的校外顶岗实习项目。

(1)职业生涯发展实训——与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合作

该课程的教学由学校的专业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合作完成,主要的合作企业是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酒店的人力资源部培训经理共同参与了课程的开发、教学大纲以及实训指导书的编写,并到学校帮助学生了解旅游酒店行业的发展情况及职业礼仪模块的实训教学。

表1 济光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集中实践教学安排表

资料来源: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校内教师则完成专业培养目标、职业性格测试等模块的教学,最后指导学生完成各自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形成文本进行交流学习。最后的成绩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评定。

(2)导游景点现场讲解实训、导游服务综合技能实训——与上海锦江国旅、上海中旅假日旅行社合作

一般校内、校外教师完成文化常识等理论教学和笔试部分,旅行社导游则完成现场讲解及口试部分。通过旅行社导游的教学,使学生能将所学的各方面知识运用于导游词讲解中,并能编写导游词。导游运用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教会学生对旅游景区(点)进行调查和选择,掌握有特色的导游词的写作方法。

为提高学生参加导游考试的能力,课程还安排有现场教学部分。教学地点主要为上海导游考试的五大景区,包括人民广场、豫园、外滩、东方明珠、龙华。现场教学基本由旅行社导游完成。

同时,为了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旅行社的工作,由专业教师在实训周带领学生实地探访旅行社,熟悉旅行社的工作环境。在实训期间,旅行社的工作人员会带领学生参观企业,并开设讲座,对企业业务及部门岗位设置情况进行介绍,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今后的工作岗位需求。

(3)旅游市场调查实训——与上海天下游旅行社合作

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得到了学校和上海天下游旅行社的大力支持,使学校课堂教学内容和旅游企业的需求相结合。该旅行社主要产品之一是千岛湖旅游线路,为了了解产品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及游客体验,旅行社安排学生参与该旅行社组织的“建德千岛湖旅游线路”。旅行社确定调查目标,并由学校老师指导学生完成调查方案,并结合专业教学,以提升旅游专业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制订教学过程。

(4)饭店企业岗位实务操作实训——与上海衡山宾馆合作

这门实训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酒店前厅接待和餐饮服务工作的内容,并提高工作技能而设置的。课程利用学校实训场地完成基本的实训任务,衡山宾馆提供酒店作为校外生产性实践场所,酒店员工作为实训课程的带教老师,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6组,每组学生利用双休日轮流进入酒店开展课程实训,一共18周教学,相当于每位学生一学期内在酒店参加了6个整天的实训项目。

2.学生顶岗实习工作

(1)实习生招聘环节

旅游管理专业由于施行“2+1”模式,因此每年大三年级学生实习上岗时间为该年级第四学期结束后的7月份开始。在实习开始前学校会与各用人单位进行联系,一般在5月份安排各单位进入学校进行企业宣讲,或者由专业老师按照单位所发的当年实习生岗位设置及招聘要求进行介绍。通过这些活动,使得学生能进一步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并根据自身情况及意愿进行选择。

(2)顶岗实习环节

在每位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期间,学校会安排专业教师作为其实习指导老师,企业的师傅就是其实习带教老师,学生实习由校内和校外两位老师共同指导。

学校指导老师在学生实习过程中,会与辅导员一起对实习单位进行走访。通过走访了解学生实际的实习情况,并协助学生和企业解决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主要是稳定学生的工作情绪,鼓励学生拥有积极的工作态度,督促学生提升工作技能。

学生进入旅游企业后一般都会经过一段时间的企业培训后再踏上岗位。当入职培训完成后,学生会正式进入实习岗位。在学生整个实习过程中由企业带教老师全面负责本部门实习生的业务、技能培训及考核。同时,每位实习生会被安排一名老员工作为带教老师,由带教老师具体落实对实习生的培训任务。在工作安排上,一般会安排学生与这位带教老师在同一个班次,较为固定,这样也有利于师徒之间相互了解和熟悉。

(3)考核环节

对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考核一般都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的。学校向每位学生发放一本《实践手册》,要求学生每两周完成一份工作小结,由企业带教老师审阅,另外还要定期回校给校内指导老师审阅。经过六个月的顶岗实习,单位需对学生在实习阶段的表现给予成绩。

同时,校内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撰写《实践综合报告》。通过综合报告的撰写,学生总结自己在实习过程中所学所长,对在实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另外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自己未来的成长和职业发展进行规划。校内指导教师在结合学生实际工作的情况下对《实践综合报告》进行成绩评定。最后学校结合《手册》和《报告》来完成校外顶岗实践部分的最终考核。

从2013年开始,济光学院启用GPM实训综合管理平台,对学生的校外顶岗实习阶段进行全过程的管理,系统整合了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其实习单位、单位带教老师、实习周记、实习小结及综合实践报告等模块,同时校内指导老师还可以通过桌面及手机移动端随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和互动,还可以将每次的走访记录上传到平台上,便于学校的实训管理中心集中管理。有了计算机、网络及管理平台的辅助,将原来纸质化的教学、管理、考核材料进行电子化、在线化,使得学生的校外顶岗实习阶段的考核过程更加及时、准确、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