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阻碍因素

(二)阻碍因素

图1 2004—2014年广西接待越南入境过夜游客人数(人次)

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是建立在中国、越南两国跨国界合作的基础上的。当前中越合作主要存在旅游设施条件、旅游通关手续和旅游资源整合程度等几方面的阻碍。

1.旅游设施条件差

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依托,旅游基础设施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中越跨境旅游合作的一大障碍就是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差。具体表现在旅游合作所需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几大方面的设施条件都落后于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交通方面,中越两国跨国衔接的铁路数量少,且铁路轨距不同;公路道路路况差且缺乏指示导览标志,严重制约通道能力发挥。酒店方面,国际性高星级品牌酒店罕见,且酒店规模偏小、客房数量较少,相应的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改善。餐饮方面,餐饮设施建设薄弱、国际化水平差,无论餐饮品种、品质还是服务员的服务质量都难以满足境外旅游者需求。购物方面,越南的零售业是短板,缺乏规模较大的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购物场所,加上旅游购物设施不科学的空间布局,即使有条件相对好的购物场所也很难契合旅游者需求。旅游景点方面,可进入性亟待提升,景区之间道路交通不仅是路况有待改善,相应的指示线路、导览图等都需要建设和完善。

2.旅游通关手续多

办理签证和通关的不便利制约了双方海外客源市场的开拓。以自驾车通关为例,目前对开放跨国自驾游审批手续的严格、烦琐、费时影响了广西与东盟国家旅游业的合作与发展。出境自驾游不仅仅要办理人员的出境手续,还需要办理车辆的出境手续,涉及中国与越南两国的交通、海关、边防等多个部门。中越双方海关验车,越南临时行驶证、车牌号,越南驾驶证等一系列手续最少需要15天时间。如此复杂的通关手续让许多有跨境旅游欲望的游客望而却步。

3.旅游合作程度弱

总体来看,中越跨境旅游虽然受关注时间长,其间广西、云南等省区也与越南有断断续续的一些合作,但合作程度尚弱,具体表现在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旅游企业合作、旅游宣传等方面。在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开发方面,目前中越旅游合作的旅游线路比较单一,旅游产品主打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商务、生态、养生、探险和文化等类型旅游产品开发比较薄弱。在旅游企业合作方面,双方的旅游企业都存在规模小、缺乏高效跨国经营能力的缺陷,且旅游企业的合作只有旅行社之间的合作。而当下双方旅行社之间的合作仅停留在日常业务方面,合作程度弱。在旅游宣传营销方面,近年来,中国对越南旅游的宣传营销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中越两国的旅游宣传一直处于中方积极宣传而越南消极响应的状态,两国旅游宣传营销方面的合作仅限于粗浅层面,在更深层次上的合作如互办旅游节庆、共建旅游营销策划团队等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