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知识体系三个横向维度入手,做好实训教学体系的基础架构
一是培养大胆创新的意识。创新意识培养要融入招生、教学、实习、毕业的整个环节,提倡创新,鼓励创新,特别是旅游管理相关专业学生,必须适应旅游业态急剧变化的现状,强化沟通能力,锻炼个性化服务的能力,并加大策划、营销等能力培养,放手让学生组织教学实训活动,参与教学实践。一个鼓励创新的环境,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生成和培养。
二是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行业发展,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上,不但要培养符合传统企业需求的人才,更要培养符合新型在线旅游企业和集互联网、物联网、移动客户端、新媒体开发于一体,满足人们休闲和旅游需要的新型企业需求的人才,从而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实习,就业打造3+1+N模式,即在满足传统就业领域酒店、旅行社、景区外,也可以进入OTA从事旅游管家、产品策划、在线推广、网络文案创作、微信公众号推广及运营等工作。此外,因为学生在校期间跨专业进行课程培训,毕业后,还可以进入旅游金融、旅游地产、旅游信息化、旅游康养等领域就业。
三是创新知识体系。知识体系的创新,首先是体系框架的更新,即强化通识教育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传统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偏重专业课程,通识类课程较为薄弱。而通识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完整的人,通识类课程是大学通识类教育的核心。忽视通识类教育只能导致教育目标和教育过程的破碎性。其次是体系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即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贴近行业变化,对专业知识进行创新。此外,还要做好课程创新和研发。以旅游类相关专业为例,面对急剧变化的业态发展以及互联网、大数据、VR、AI等技术的快速应用,必须在知识结构和课程设置上予以更新,增加如创新媒体应用、旅游电子商务、新媒体开发与应用、旅游策划实务、网络营销等职业素质和职业拓展模块内容,同时增大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最后是知识传授方式的创新。结合新一代学生的特点,以新颖的授课形式吸引学生,同时让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设计和考核。在专业课程方面,更要紧密联系业界发展,大力采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和课外实践等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图1 横向维度构建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