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为检验学习动机因子结构效度,本研究将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借助AMOS分析软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与检验学习动机公因子结构模型,该研究方法已在学界有详细论述与成果(李跃平等[26],2007;张超等[27],2007)。
首先,检验变量的信度与效度。采用Cronbach'sα系数对学习动机4个公因子的内部一致性进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4个学习动机公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均高于0.7,具有较高的内在信度,适合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然后进一步检验观测变量的因子载荷以确定是否适宜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剔除因子载荷系数小于0.7的观测变量,被剔除的测量变量有“我对本专业的实践性学习非常重视”(0.657)、“我对本专业的理论性学习非常重视”(0.397)、“我学习本专业,是为了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0.673)、“我学习本专业,是为了不辜负父母亲朋好友期望”(0.626)、“我学习本专业,是为了毕业后在旅游行业就业”(0.599),其余观测变量因子载荷系数均大于0.7,可以纳入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
其次,构建学习动机公因子模型。将符合条件的4个学习动机公因子进行斜交验证性因子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更高阶的潜变量能够解释说明主观影响公因子。通过AMOS对4个公因子的相关系数进行检验,最终结果显示“自我提升型动机”“就业取向型动机”“兴趣爱好型动机”三个公因子两两相关系数大于0.6,因而估计存在一个二阶潜变量与上述三个公因子存在较强关联,此时再构建一个二阶潜变量,并将其命名为“学习动机”,如图2所示。考核奖励型动机其他公因子相关系数较低,而将其放入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中发现,整体拟合指数较差,因而在最终模型中被剔除。
再次,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对所构建学习动机公因子模型进行验证,在未做任何模型修正下,该模型拟合度达到统计学显著性要求(χ2/df=10.153,RMSEA=0.065,CFI=0.973,NFI=0.971),模型拟合良好。由此说明,学习动机包括“自我提升型动机”“就业取向型动机”“兴趣爱好型动机”三个维度。
表2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动机二阶潜变量与一阶潜变量“自我提升型动机”“就业取向型动机”“兴趣爱好型动机”的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828、0.731、0.541,经检验,学习动机二阶潜变量与三个学习动机公因子在0.001水平上均达到显著。
表2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动机因子标准化路径系数
表3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三个动机公因子与测量变量的载荷系数,检验显示各对学习动机公因子与测量变量在0.001水平上均达到显著。据此绘制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动机因子模型图,如图2所示。
表3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动机因子载荷系数
图2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动机因子模型
说明:***表示0.001水平上显著,e1—e11分别为各变量的测量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