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对瑞吉欧·艾蜜莉亚观点的补充
霍华德·加德纳

《生活的联想》5岁幼儿们的作品戴安娜学校
在近年来出版的众多关于教育的书籍中,极少书籍能出类拔萃。但是你手中正握着的这一本书却做到了。《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这本整合了幼儿教育方式各方观点的书,记录了在意大利北部瑞吉欧·艾蜜莉亚一带发展了将近40年,综合了各家学派的一套幼儿教育模式。同时,这本书建构了对人类早期天性的一种反思,以及在不同文化环境下这种天性该如何被引导与刺激的方式。任何对幼儿教育感兴趣的人都应该读读此书,读过此书的人几乎都会被这本书中的一些经验所影响。
在本书的一开始,读者将一睹罗里斯·马拉古齐这位年轻、优秀的意大利教师,如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对创立新学校感兴趣,以及如何由对建设新学校一时的醉心,转变为对幼儿终生的热爱。毫无疑问,马拉古齐——正如他被全球所公认的,是瑞吉欧的领导天才——这位思想者的名字的确可以与他心目中的英雄——福禄贝尔(Froebel)、蒙台梭利(Montessori)、杜威(Dewey)及皮亚杰(Piaget)相提并论。然而,远超过其他教育思想家的是,马拉古齐已经为教育社区的建立奉献了他的一生:一群与父母、社区成员、成千的儿童共同努力多年,并拥有各类荣誉及专长的老师,建立了一个奏效的体制。
瑞吉欧的教育体系可简要说明如下:它集合了一个为儿童智慧、情绪、社会及道德各项潜能而仔细雕琢与指导的学校群。主要的教育方法是让孩子在美丽、健康及充满爱的环境下,参与长期的、有趣的项目活动。杜威致力于“进步主义”教育数十年,但是他所设立的学校却维持不到四年的光景。相较之下,瑞吉欧社区学校,胜于任何哲学理念及方法。它是马拉古齐重要的成就,世界上再也没有其他一个地方可以发现在革新性哲学理论与实践之间,能有如此紧密结合、共生共存的关系存在。
瑞吉欧所呈现的是众多个人与团体的成就,每项成就都有其特别的优点,该书便是以每个人对瑞吉欧的独特性及补充性观点来划分的。在瑞吉欧这一大家庭中,许多人就课程的教学、建筑设计与呈现、社区关系及丰富课程各方面集合他们的观点。从美国人的角度而言,它有着来自哲学家、影片制作家、“进步主义”教育家,以及许多深入研究瑞吉欧的小朋友和老师所进行的认知、情感及社会各层面项目活动的学者的影响。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80年代,一个由研究人员与教育人员所组成的团体在意大利瑞吉欧与美国麻省之间奔波,分享着他们的经验,并且发展属于他们自己的跨洲联络网。由于这些个人与团体的协助,瑞吉欧·艾蜜莉亚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地方;他们也为大西洋两岸有兴趣的观众,详细解说它特殊的地方。
文字在书中是必备及主要的媒介,而本书中诸位作者为重新营造瑞吉欧·艾蜜莉亚的特殊情境,加上了各类照片及图表,以期在增添重要视觉成分上有令人满意的表现。而关于瑞吉欧·艾蜜莉亚的各类展览,以及最近问世的几卷影片、录影带,都传达出了这个教育取向的独特风格。当然,能够亲自前往瑞吉欧·艾蜜莉亚参观,更是一种无可取代的经验。无庸置疑地,这本书的出版将促成艾蜜莉亚·罗马格纳这个草木繁盛却又现代化的地区交通流量的增加。即使对那些已经相当熟悉瑞吉欧的人来说,这本书也提供他们不同于以往的更丰富的资讯。以我这个几年前有机会去参观瑞吉欧,而且从那之后仍与他们保持联系的人而言,我仍然能够从这本书中的每一页学到不同的东西。
在阅读《儿童的一百种语言》时,许多讯息使我内心受到反复冲击。我应该提及其中几个主要的冲击,这当中有几个是关于教育“进步主义”的方式。然而“进步主义”真正的理想却很少被了解,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在长期不断更新理念的过程之中,共同奋斗的团队是必要的;这个团队必须为提升教育品质而发展出一连串的程序,同时又必须鼓励参与者的个人成长。有许多文章已探讨过幼儿心智的能量,但却仍无法窥探它们的全貌;而在瑞吉欧,教师们知道如何倾听幼儿、如何允许幼儿带头活动,以及如何运用灵活的方式去引导幼儿。幼儿们不用盲目地去达到成人要求的标准,而是通过社区的贡献来确保他们学习的品质;而这些学习成果皆来自于对每一个存在事物各个层面所表现出的无限关注,不论是对两位或三位幼儿所做出的决定、对刷子或颜色的选择,或是因惊喜而产生的反应。瑞吉欧成功地挑战相对立的两极:艺术相对于科学,个人相对于团体,幼儿相对于成人,玩乐相对于读书,小家庭相对于大家庭;进而在这些相对事物中,达到某种独特的和谐,并重新组合原本僵化的分类体系。
身为一位美国的教育学者,我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某些矛盾事物的冲击。在美国,对幼儿的高度重视令我们感到自豪,然而对于幼儿诚挚表达的东西,我们却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我们要求幼儿间的合作学习,但是我们却极少维持教师与行政人员之间的合作关系;我们要求艺术性的工作,但是我们却很少用心塑造一个可以真正支援并激发幼儿灵性的环境;我们要求家长的参与,但却不愿与家长共同享有所有权、责任以及成就;我们了解社区的需要,但是我们却时常只是立即分化为几个小的利益团体;我们欢迎探索式的方法,但是却没有信心让幼儿跟随他们自己的嗅觉及预感;我们要求辩论,但却时常摒斥它;我们要求倾听,但却更爱说话;我们是富足的,但是我们并没有保护那些能使我们维持如此局面,同时也支援他人富足的资源。在这些层面上,瑞吉欧是如此具有教育性的。当我们常倾向于诉诸口号时,瑞吉欧的教育工作者正不倦怠地工作着,以解决许多根本的、而且是本质上十分艰难的课题。
这好像在试图美化瑞吉欧,它是如此美好,运作如此成功,如果这样想的话,这将是一个错误。从这本书的文章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瑞吉欧在过去曾经经历过许多的挣扎,而且事实上,在任何一个有活力的团体所获得的成就中,冲突是永远不可能消失的。与天主教教会维持关系并不容易;在自治地区、省以及国家层级三者之间的政治抗争仍未终止,甚至连由幼儿所达成的美好开端也受到威胁,因为在不久的将来,更可能遭受到缺乏创新的中学教育体制的戕害。瑞吉欧之所以如此出色,倒不是因为它已找到能永久解决问题的良方,而是因为它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矛盾,继续严正地、创造性地尝试处理这些矛盾。
不管一个教育模式或体系如何理想,它总是立足在当地的环境中,没有一个人能够把瑞吉欧的戴安娜学校搬到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也没有人可以把杜威的新英格兰学校搬到瑞吉欧·罗马格纳这个地区,但就像现在,我们可以有能允许我们在世界各地参观艺术创作的“无围墙博物馆”,我们也可以有“无围墙学校”,允许我们观察已在全球发展起来的教育实践。
我曾享有许多特权去参观世界各地的幼儿教育中心,而且也从各个不同的幼儿学校中获得许多。与其他的教育参观者一样,许多地方令我印象深刻:美国大城市里的儿童博物馆、斯堪的那维亚半岛无竞争压力的学习环境、中国对艺术技巧的支援性与精密性的训练、日本规划完善的解题活动以及在其他地方为培养儿童对多元种族和民族的敏感度所作的衷心努力。每一种教育环境必须用自己的方式,历经苦痛挣扎的过程,以期在个人期望与团体需求、技巧的训练及想像力的启发、家庭的尊重及对社区大范围的投入、认知成长的注意力及性情、情感及精神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
人类对冲击与压力有许多调节方式,在我的心目中,现今的世界里,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像瑞吉欧学校如此卓越出众。当美国《新闻周刊》杂志在12月间以其一贯保守的态度选出“世界十大杰出学校”时,瑞吉欧在幼教领域的脱颖而出是无庸置疑的。对我而言,瑞吉欧是有效率且具人性的,它的学生们正持续见习着人性——一个或许将持续终生的学习过程。
感谢卡洛琳·爱德华兹(Carolyn Edwards)、莱拉·甘第尼(Lella Gandini)以及乔治·福尔曼(George Forman)等人在本书的编辑上所付出的心力,使得读者在现今世界可怕的激烈竞争下,能对瑞吉欧这个著名的教育事业有更多的了解。
(本文作者为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