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重要性

这本书的重要性

展览并不能成就任何事,不像书能让人带回家仔细研读反思,也无法回答所有关于这个课程的历史、哲学、计划、教师行为、家长的参与(包括那些有特殊需要幼儿的父母)、行政组织以及结构。因此,这本书的诞生能让读者对于瑞吉欧·艾蜜莉亚教育取向的不同层面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分析。这本书同时也为意大利和北美洲两地区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谈论他们个人所认识的瑞吉欧·艾蜜莉亚的载体。

img

图1-3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展览作品之一:看着我们自己的重要性,Silva说:“当我看着自己时,就好像看到别的小朋友。”

1993年本书第一版问世的目的在于把它作为一个出发点,激发一些讨论,将瑞吉欧·艾蜜莉亚取向的基础介绍给读者,同时也描述了这个教育取向一开始如何在意大利这个国家生根茁壮。然而从1993年开始,这个教育取向已经引起美国一些人士的兴趣与深刻反思。同时在实施与应用上也增加其精致性以适应美国本土环境,由此可见本书第二版的需求程度。关于瑞吉欧·艾蜜莉亚深度性的评论与应用,详见本书的第四部分——“瑞吉欧·艾蜜莉亚教育取向在美国课堂的延伸运用”,此单元新增两个章节。由于读者持续增长的兴趣及参与,本书的最后新增了额外的资源,新的篇幅在内容上增加了三倍,除了文章、章节、录影带资源、展览及通讯之外,更增加了新的小章节介绍书籍、幻灯片、电子讨论区及论文。在筹备第二版的期间,经过多年的接触与访谈、多次的参观、修改或扩充原来的文章,意大利的教育工作者更清楚直接地描述家长的经验与观点,以及与特殊幼儿共同成长的经验。

虽然瑞吉欧·艾蜜莉亚教育取向在美国地区已经广为人知,它并未变成徒具形式的口号、公式、秘诀或甚至是商品、新奇的时尚或流行,也没有(事实上也不能)被视为速成品,因为速成品在教育上是绝对行不通的。再者,国外的课程或模式,若没有经过大幅的改变与调适,绝对无法原封不动地从一个文化背景移植到另一个文化背景。正当我们费力周旋于改善改革公立学校的现存问题、教育品质参差不齐、资源以及其他幼教服务供给上的欠缺时,在瑞吉欧·艾蜜莉亚的所见所闻已经成为我们动力与启发的来源。当我们发展属于我们自己幼教的共同语汇,以及用更有建设性的方式去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时,对于瑞吉欧·艾蜜莉亚经验的探讨已成为我们参考的来源,也建立了一座强而有力的语词库,例如侦察、记录[2]、企划、幼儿形象、以教育为关系的建立、追踪访问、认知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