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皮亚杰理论

我们的皮亚杰理论

甘第尼:您已提过皮亚杰对你们的影响,同时,您也提到您的观点与皮亚杰在好几个方面都有所不同,您能更深入地告诉我们皮亚杰的影响和你们之间的差异所在吗?

马拉古齐:我们对皮亚杰的感激之情一点都没有减少,假如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没有思考关于幼儿的问题,就针对他们提出革命性的观点,那么皮亚杰就是第一位借由长期观察和与幼儿交谈的结果,深入分析幼儿发展,赋予幼儿定位的学者。

加德纳形容皮亚杰是第一位对幼儿持慎重态度的人;霍金斯则形容皮亚杰是赋予幼儿鲜明形象的人;而布鲁纳则归功于皮亚杰,因为他向世人呈现、引导幼儿的内在逻辑原则,与科学家探索事务的逻辑原则相类似。事实上,在瑞吉欧,我们知道幼儿可以将创造力当成是一种工具,去质疑、要求,甚至超越意义的基模(皮亚杰晚年认为,即使更幼小的婴幼儿也有此能力),在充满需求及可能性的世界中,幼儿也以创造力作为自我进步的工具。

带着一种纯然的贪心,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常常摘录皮亚杰的心理学观点,这些观点他可能从来没有考虑过是否适用于教育上,他可能会猜想他的发展阶段、恒存概念等对教师的用途是什么。实际上,在皮亚杰学派思想中,最丰富的潜能在于哲学认识论的领域,如在皮亚杰的巨作——《知识的生物学》(The Biology of Knowledge,1971年芝加哥大学出版)中有详细的讨论。然而,许多皮亚杰的建议都直接或间接地由他的研究成果中,反映及巧妙地运用在教育意义上。

英海尔德(Barbel Inhelder)是皮亚杰最投入于研究的弟子,在这位大师过世后,她告诉友人:“(我可以)自在地论述有关皮亚杰的作品,修正错误,试着更清晰地诠释他的思想,然而,要推翻他精妙理论的中心架构,对我们而言仍非易事。”在瑞吉欧,我们遵循英海尔德的忠告。当我们了解哲学认识论才是皮亚杰的专注所在时,我们对他的学说的兴趣增加了,他主要的目标是去找出普遍存在的固定架构的起因。皮亚杰为他大胆的研究牺牲许多事情,然而,他仍在研究领域上,另辟其他研究方向,例如他对道德判断的研究。他虽然没有深入探讨,但这就像一团熊熊火焰在他体内燃烧,在一瞬间,爆发出许多方向,有些后来重新发现的途径,是他之前无意中放弃过的。

现在我们可以清楚了解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如何将幼儿隔离,我们对这些观点批判的结果是:低估成人提升幼儿认知发展的角色;对社会互动和记忆的不重视(相对于推论);思考和与语言之间的距离(维果斯基对此提出反驳,而皮亚杰于1962年回应维果斯基的反驳);建构主义以密集步骤呈线性式发展;认知、情意和道德发展被视为是分开、平行的发展;过于强调结构式阶段、自我中心思想及分类技巧的理论;对部分能力缺乏清楚的认识;对逻辑数学思考能力的过度重视;以及过度使用生物科学和物理学的研究模式。列举这些批评之后,接下来,我们要指出今日许多的建构主义学者已经将注意力转移到认知发展中社会互动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