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胶”项目:材料的探索
当教师仔细观察幼儿在拼贴时使用粘胶的技巧(或缺乏的技巧)时,“粘胶”项目就自然而然产生了。观察瑞吉欧教师的经验给了我们一种自由,也就是我们有时候其实可以单纯地坐在教室里观察幼儿,并非一定要全盘参与幼儿的活动,这个想法让我们有机会更加仔细观察幼儿的兴趣与技巧。在这个事先计划的拼贴活动中,教师除了记笔记外,更使用录音机巨细靡遗地记录下幼儿用口语或利用他们的“活动语言”来谈论他们所感兴趣的事物。在这次拼贴活动之后所召开的定期教职员会议中(还有进行多次的拼贴活动之后),我们讨论幼儿对粘胶材质本身产生兴趣,而不在于他们可以用粘胶来粘什么。因为大部分是大一点的婴儿及小一点的学步儿,这些小朋友似乎并不了解粘胶的性质,探索材料性质的活动本身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点子,也是源自走访瑞吉欧后所获得的经验。在此之前,我们只是将这个活动视为一个整体(拼贴),而非数个部分的集合(纸张+粘胶+材料)。
除此之外,对于这个属于婴幼儿时期的经验,如何延伸到未来托儿所教室中所学的问题,我们并没有长远的眼光。将不同的媒介视为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提供了我们一种延续两个课程之间的新架构。我们以前把拼贴活动视为是一个整体的经验,但没有将之视为含有特殊功能的语言,加上我们对于幼儿口语语言发展的了解,启发我们对于这个议题的看法。当婴幼儿在学习说话时,他们先学会发声,然后说单字,最后将这些字符串连起来,以表达更多的意义。同样地,假如我们把拼贴视为语言的一种,那么我们理所当然应该让幼儿们在着手“长期”活动前(拼贴),先学习各个组成部分,例如粘胶、工具与材料。因此对我们教师而言,分割拼贴的整体经验是个新鲜有趣的想法,借由思考这种语言及其各个部分,我们开始明了如何以个别媒介的组成材料来建立婴幼儿的能力。

图17-4 婴幼儿参与“粘胶”项目,探索如何运用白胶
如同我们先前所提的,在我们开始探索项目之前,有一个疑虑是关于我们混龄的教学安排。此时,虽然大部分的婴幼儿对粘胶的使用并没有什么经验,但也有好几位幼儿对于制作拼贴画已经得心应手了。依照我们在教职员会议中的谈话,以及我们对意大利系统性实施观察幼儿行为的印象,我们决定只给婴幼儿粘胶,再观察大一点和小一点的婴幼儿,以决定如何能使这个项目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因此,在项目一开始,我们只提供粘胶这个材料给婴幼儿,让他们在事先覆盖上纸的空间中探索粘胶的材质。我们惊讶的是,不仅没有经验的婴幼儿借此建构出对于粘胶特质的物理知识(例如,将手指头伸进粘胶里,尝尝看和把粘胶涂在自己的身上),连那些有经验的较大婴幼儿,以前从来没有机会把粘胶当做是一种材料来看,也借此深入地探索粘胶特质(例如,注意粘胶的浓稠度,和在粘胶干掉后,如何把它撕下来)。

图17-5 用刷子刷粘胶
第一次进行粘胶的探索经验是利用铺上牛皮纸的桌面来进行的,但是我们很快地转而提供其他材料,来试验粘胶在不同的材质上干燥后的构造与颜色。这些材质包括有黑色正方形厚纸板、凹凸不平的纸张、咖啡色纸袋和其他的纸张。这一次,婴幼儿们研究粘胶干与湿两种情况,他们先用粘胶在手指上画小点,画出形状与线条,在身上和手上涂满粘胶,然后将粘胶直接滴在纸张上。经过几次独自探索经验后,教师接着介绍使用的工具,刷子、小树枝、棉花棒等等,提供婴幼儿更进一步探索粘胶的材质。最后,在这个粘胶材质探索的最初阶段中,我们提供给幼儿整条粘胶棒。
这个项目的层面显现出我们走访瑞吉欧之后所产生的不同的思考方式。我们重新检验还有多少种想法是必要的、符合我们期望的,在我们的经验中,教师训练课程、活动参考书籍,和市面上的课程教案,基本上也重视提供婴幼儿不同的经验,这些参考资源常常对如何引起婴幼儿特定发展行为提出建议。瑞吉欧的教室打开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知道原来只有一种材料也可以进行一段长期的探索,容许幼儿加深他们对材料本身和性质的了解(水平式学习),瑞吉欧也启发我们重新思考提供幼儿材料的新策略,让幼儿可以推动他们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