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一种反省的实践
有关奠定瑞吉欧·艾蜜莉亚成就中关于个人、政策、哲学以及理论基础的要素,意大利的教育工作者已经多次在不同的场合或本书其他章节中都作了详细的叙述。瑞吉欧·艾蜜莉亚过去30年来的共同成果,造就了一个囊括不同领域哲学家、研究者与实证主义者所组成的教育学系统,当中许多人在美国教育领域是赫赫有名的(例如,杜威、布朗芬布伦纳、布鲁纳、加德纳、霍金斯、皮亚杰,以及维果斯基),还有美国读者较不熟悉的欧洲哲学家及理论学者,例如福柯(Foucault)、沃伦(Wallon)、维埃拉(Varela)、罗大里(Rodari)、马拉古齐(Malaguzzi)与其他瑞吉欧·艾蜜莉亚的成员,他们对瑞吉欧·艾蜜莉亚理论根基所付出的奉献,皆在不同的场合被提及。
然而,若只将瑞吉欧·艾蜜莉亚的成果,归功于当代学者的实务与哲学理论基础,就显得不够周密。我们应该说,在马拉古齐前瞻性的领导之下,瑞吉欧·艾蜜莉亚的教育工作者“持续地结合他人的教育理论和自己的实证研究”(Vecchi,1993,p.123),共同致力于发展与其教学实务一致的哲学架构。直到他过世前几年,马拉古齐仍不断强调知识的共同建构性与试验性的重要程度,他认为教育理念与实践源自相互交流于“行之已久的模式或理论”(1993,p.51)。
因此,在瑞吉欧·艾蜜莉亚,理论与实务之所以紧密结合,是因为研究持续不断地进行,而这些研究不但可用来说明教师扮演的角色,也指出了每天的例行活动有哪些。教师们对自己角色的定义,和美国地区合作行动研究者的理念是相类似的——他们与幼儿们一同观察、互动,与家长及其他社区的成员互相交流意见与感想,同时也与其他的教师不断地探讨关于幼儿们的能力与潜能(New,1991)。整个过程中,教师着眼于他们已知的事,他们从个人或团体角度了解的幼儿,和他们从与教育目标密切相关的家庭与社区中收集到的资料,并转移他们的焦点来来回回于此三者之间。
“知识在社会情境下协调建构而成”的观念,或许最能用来说明瑞吉欧·艾蜜莉亚将教师角色定位为学习者及研究者的看法。瑞吉欧·艾蜜莉亚鼓励教师们在由家长与专家共同组成稳定与热心支持的联络网中,思考他们的工作与职责。这些参与的家长中,有些甚至与专家一起共事超过20年之久。置身于这个“充满询问者的社区”(Killion & Todnem,1991),对教师发展而言十分重要,它在美国尚未普遍,但却是瑞吉欧·艾蜜莉亚实务的核心。
瑞吉欧·艾蜜莉亚将教师视为主动的理论者、研究者,而同时也是实践者的观念,与传统专业学术领域的观念有所不同,相较于美国地区教师必须努力地去了解他人的实证论点,然后付诸实际教学行动的典型专业发展以及课程实践有极大的差异,难怪我们对当代学习与发展理论的完整意义以及应用方面充满了误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被翻译成类似“实际操作的学习”等术语,造成许多模糊不清的含意,导致无法适当引导教师做出正确的决定(Forman & Fosnot,1982)——如果教师能以个人与幼儿相处的亲身体验,参与这类术语的产生,这个问题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瑞吉欧·艾蜜莉亚30年来的教学研究所预测出的前提,已经成为现代专攻教师发展与反省实务学者们讨论的主题,许多人支持瑞吉欧·艾蜜莉亚取向,主张教师们对他们的工作赋予价值,分析他们所得到的回应,并形成假设(Drummond,1994),强调教师有“活动、反思以及交流”的必要性(Fosnot,1996,p.206)。然而,有些人却如瑞吉欧·艾蜜莉亚教师所形容的,陷入“连结经常被分割的部分”的奋战当中(Cochran-Smyth &Lytle,1993,p.6)。同时,瑞吉欧·艾蜜莉亚中共事的情形支持了Cuffaro(1994)的发现,以及其他关于教师反思的文章,指出理论不当的本身如何影响实务运作。现今美国关于学校成功案例的研究指出,学校本身文化所具备的潜能可成为支持教师与幼儿发展的资源,这类研究更进一步指出教师必须面对其他不同体制,以修正传统学校经营方式下“教师主导”的情形(Wien,1995)。瑞吉欧·艾蜜莉亚的苦心经营支持着这些前提,特别是教师需谨记于心的许多原理原则,包括提供假设、实验、评估、反省,以及与他人分享彼此经验的多样的机会(New,1992)。
瑞吉欧·艾蜜莉亚教育取向关于教师方面的研究指出,在教学行动被解释为与“学习的过程自然而然地结合在一起”的前提下,以及当老师也能决定学什么、什么时候学、跟谁学时,成人与幼儿同样具备潜力(Fosnot,1989,p.112)。瑞吉欧·艾蜜莉亚的教学与研究,目的是突显幼儿的潜能,而非问题;烘托他们的优点,而非缺点;呈现他们应有的权利,而非需求。同样的,教师研究以及相关的专业发展活动的策划,是基于“教师在教育事业里是优秀的观察者与决定者”的假设。同样的,加上瑞吉欧·艾蜜莉亚教学法的其他特色,教师研究反映社会文化情境,其作用就像是一种“同时代表和塑造其价值观”的“文化实践”(Smagorinsky,1995,p.199)。因此,这个分析成为一个完整的圆,结合高品质的学校环境,提升成人与幼儿发展具有文化价值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