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的两难
甘第尼:教与学并非总是在一起,但是在你们的课程里,你们已经找到协助幼儿建构学习的方法,你们如何平衡两者呢?
马拉古齐:既然我们已谈论到幼儿,我们必须更深入地讨论幼儿在建构自我与建构知识中的角色,以及来自于成人的帮助。在教与学两者之间,我们尊重的是后者,这并不表示我们嫌弃教的部分,而是声明:“站在旁边等一会儿,留出学习的空间,仔细地观察幼儿在做什么,然后,假如你也能透彻了解,你的教法也许与从前大不相同。”
皮亚杰(1974)警告我们必须在以下两者之间作一个决定,是直接教授基模与结构,或只提供给幼儿丰富的问题解决情境,让幼儿主动从探索过程中学习。教育的目标是要为幼儿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去创新和发现,语言文字不应作为知识的捷径,与皮亚杰一样,我们同意教导的目标在提供学习的情境。
有时在关于教育的讨论中,教与学几乎被当作是同义词,而实际上,教授者的目的与所处的情境,与学习者的目的与情境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假使教只有单一行进方向或是依据某些“科学”严格组织成的话,那么它对教授者与学习者的尊严将会是无法容许的、富成见的,并且是有损害的。
但即使教师认为自己是民主的,很多时候他们的行为仍受到不民主的教学方法所主导,包括指挥、拘泥于形式的步骤、评量系统(本杰明·布鲁姆认为评量系统应该适当引导教学形式),以及严苛的包装成套、以认知为主的课程,以现成脚本和加强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这些措施为浪费和挣扎的现象提供了专业性的辩驳,同时造成使人印象深刻的假象,而事实上整个系统只不过再度确认成人处于一个不经思考的阶段。形式上的采用很容易,但一旦这样一个组合课程或体制的缺点真正出现时,一切也就太迟了,因为伤害已经造成。
总而言之,学习是新教学方式为基础下的关键性因素,成为幼儿补充的资源,提供多元的选择、建设性的想法以及支持的来源。“教”与“学”不应该只是分别站在河的两岸,看着河水潺潺流过,而应该让两者同搭乘一条船,顺流而下,透过主动、积极、互惠的交流,“教”才能加强“学”如何学习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