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的来源

灵感的来源

甘第尼:您认为何种理论与学说影响这个教育取向的形成?

马拉古齐:当有人问我们如何开始、从哪里来,和启发我们的来源是什么等等问题时,我们不得不背诵出那一长串的人名。而当我们谈到以前那些微不足道,同时却也极为特殊的原由时,我们试着去解释那些萃取自理论原则,一直支持我们工作的最原始来源,我们注意到的不只是很多的兴趣,也有不少的怀疑。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但并非不公平),主张只从正式的模式或已建立的理论而得的教育想法与实践,这个想法到底有多大的弹性。

然而,我们必须立即说明的是,我们来自于一个复杂的文化背景,我们接受历史的洗礼,无时无刻不为教条、政治、经济力量、科学上的变迁及人类戏剧所围绕;为了生存,也总是进行着艰难的交涉与折衷。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挣扎并随时修正我们的方向,不过,到目前为止,命运让我们免于接受可耻的妥协或做出违背诚信的事。对教学法而言,不受到过度自信的桎梏,而应去了解教育学本身不同力量之间的相关性,和将理想变为实际所遭遇的困难。皮亚杰已警告我们:科学资料与社会应用两者之间的失衡现象将导致教学法的谬误与薄弱。

为我们自己作准备本身是一件艰难的工作,我们寻求相关书籍,四处奔走,企图从极少但弥足珍贵的其他城市创新经验中,捕捉不同的观点与建议;我们和其他朋友及全国教育领域中最活跃、最具创新精神的代表人物共同组成研讨会,尝试实验,开始与瑞士、法国等地的同事们共同分享彼此的经验。这些团体中的第一个团体(瑞士)深受积极性教育理念与皮亚杰学派趋势的吸引,而第二个团体(法国)创设了一个奇特的学校,这个法国学校每隔三年便搬迁至另一个新的地点,利用当地老旧、废弃的农舍重新整修为校舍,以校舍的整修作为对幼儿最基本的教育。这些便是我们所进行的。逐渐地,所有的成果便凝聚统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