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

开始

任何项目进行的第一步都是很重要的一步:设立目标同时评估幼儿与项目相关的知识和兴趣。成人必须协助幼儿设立一个适当的情境,在此情境中幼儿们寻求他们可自己探索的问题。这个目标也就在协助个人以及小组整体进行知识的建构与共同建构。因此,取代回应成人认为有趣的问题的方式是:幼儿从一开始便参与问题的探索。

项目的第一步也包括小组成员小社区的建立,尤其强调团体学习,并发展出对“我们”一词的认同。瑞吉欧·艾蜜莉亚的教育工作者使用“Io chi siamo(我就是我们)”这个词,代表在“我们”共同分享中,每个人皆可提出最好的想法,提升加强团队间意见交流,并刺激新奇或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而这些是无法靠个人力量独自完成的一种理念。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便是激励每位幼儿竭尽所能地投入小组的探索过程,从“项目为整个小组所拥有”的前提出发,进而发展:每位幼儿都是项目的一部分,重要的一部分,但也仅是一部分。瑞吉欧的教师们相信每位幼儿从一出生,便带着对“我们”的真实认同感,这份认同感在学校生活的所有活动中,皆受到重视与鼓励。在这种理念之下,项目的主题或内容是什么,就不如幼儿与其他人一起成长、思考、感觉和工作的过程那么重要了。

“恐龙”项目刚开始时,第一次大约有一半左右的5~6岁幼儿一起聚集在工作坊,罗贝塔为建立“我就是我们”的认同感,向幼儿们解说将进行的“恐龙”项目,她鼓励所有的孩子能够全力以赴,同时说明他们有特别的机会一同共事。她以图表的制作开始,接着是文字上的探索,幼儿们围着一张大圆桌,开始画出各式各样的恐龙——任何他们喜欢的样子。孩子们看着彼此所画的恐龙,大家纷纷议论彼此的图画,这时,许多好主意就这么慢慢衍生出来了。其中一位幼儿把他所画的恐龙涂改了好几次,正因为他的朋友们对他的建议或提出的问题,例如一位幼儿告诉他:“喔,那不是恐龙啦,恐龙应该有四只脚!”

完成画作后,罗贝塔单独与每一位小朋友谈论他们的作品,然后,她集合幼儿们进行小组讨论,并且询问一连串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幼儿们彼此讨论。恐龙住在哪里?恐龙吃什么?恐龙如何照顾它们的小宝宝?恐龙小宝宝如何诞生?现在恐龙还活着吗?公恐龙与母恐龙之间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幼儿先前的游戏中提出的问题及看法,部分是成人所收集的问题,都引起了幼儿们极大的兴致与回应。

幼儿之间想法的讨论,在未来的时机里,成为成人还给幼儿活动或对话的催化剂,游戏因此而扩展了。这个关键性的过程因以录音方式记录下关于项目的重要对话而变得容易些(这在瑞吉欧是很平常的),Reberta在家进行录音带的誊写工作,打字部分则由家长义工来协助。也因为这样,我们可对于幼儿说过和未说的部分,什么话题引起幼儿最大的兴趣,幼儿之间如何互动等等,加以深入研究和检讨(附加说明一点,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情况下,誊写的过程可能由不同的人来进行)。

恐龙小组中的男孩,尤其是其中3位的恐龙知识特别丰富,可让大家受益不少,以下节录自他们之间的讨论:

费德里克:世界上再也没有恐龙了,……因为在所有的动物诞生之前,就已经有恐龙了;因此恐龙有两种……

弗朗西斯卡:但是恐龙全都死光了,他们把恐龙杀光而且把它们全都埋起来。

米歇尔:不对,他们没有杀死它们,它们自己死掉的。

法比奥:那不是真的(对于“恐龙被杀光”这个说法),因为谁会杀恐龙呢?原始人在恐龙之后才出现的,不是在恐龙时代出现的。电视上的卡通有恐龙和原始人同时出现,但是在恐龙时代他们不是真的原始人,原始人出现在恐龙之后。

弗朗西斯卡:恐龙死掉时,人类才出现的。

法比奥:有恐龙的时候,只有小动物,恐龙消失后,都是小昆虫。它们变得很大,有的变成猴子,还有的变成别的动物……但是没有变成现在的大象。

对话中弗朗西斯卡的说法——“他们把恐龙全都埋起来”被3位小男孩攻击,针对这个主题,这3位男孩认为自己比她有更多的资讯与信心。他们彼此之间也有共识,这也就是认知冲突中一方强势主导的例子。

图片式的调查研究在男孩女孩之间也引起不同的思考方式,瑞吉欧的教师们已注意到男孩女孩以不同的方式着手进行,教师们想更深入了解男孩女孩之间的差异性。男孩们对于恐龙的主题有比较正确的认知,几位男孩把小恐龙画在另一只恐龙的肚子里以代表母恐龙,而女孩则画有长头发等装饰物来代表母恐龙,小恐龙则画在恐龙妈妈的身边。

隔天是星期四,也是恐龙探索的第二天,有关恐龙的讨论与绘画都没有第一天来得热烈与丰富。事后,教师决定先等几天再继续,评估幼儿是否真的有足够的兴趣进行长期性的项目,这类的项目需要幼儿们强烈的求知欲才能维持下去。

然而,第二天兴趣降低的另一个因素可能来自于成人使用的方式,协助小组重新开始,或持续第一天与隔天之间的讨论,是一项重要且需要花巧思的事情。我们原先计划在第二天介绍的其实和第一天大同小异,但如果我们第一天只着重于让幼儿极感兴趣的一两个主题上,或许效果更佳。例如恐龙生存的年代、恐龙的体积、恐龙的起源与消失或雌雄恐龙之间的差异等等。无论如何,我们和幼儿在下个星期一见面时,鼓励他们利用粘土制作恐龙,此时他们的兴致又再次升高了。

这些初步的探索显示出幼儿对于恐龙主题的兴致高昂,有些部分反映在罗贝塔对他们所提出的问题。不管怎么说,幼儿对某些问题和意见交流的专注程度,代表他们真正的好奇心和共同合作建构知识的能力。

在整个项目中,成人在许多方面都使用幼儿的谈话录音记录,以幼儿某段特定的对话为参考与幼儿讨论,他们也在与家长之间讨论时引用幼儿的话,更用大字报的方式呈现在学校整体的展览中,幼儿的意见尤其受到重视,这是幼儿、教师和家长们都知道的。正如罗贝塔所说(在1991年5月9日担任正式代表,对一个瑞典的代表团所说的):

我们相信,成人的投入对幼儿的知识建构是一项决定性的贡献,不单是因为成人认同幼儿的知识与好奇心,同时也因为成人以支持与建议来显示对幼儿探索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