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探索到呈现的程序
教师需要判断将幼儿转移到项目里的“探索阶段”(an exploration phase,简称为E)或者“呈现阶段”(a representational phase,简称为R)是否更有意义,每个项目都有这样一个“探索—呈现—探索—呈现”(E-R-E-R)的程序。探索阶段代表着幼儿追求新资讯的实验性与研究性经验。相片、书籍、对话、作品和户外教学参观都是属于探索经验的例子,一些特定的书籍与相片当然也属于呈现,但是在这种情境中,他们是供幼儿探索而非由幼儿创作的物品。在呈现阶段里,幼儿制作他们自己的作品并且发明求知的新方法,这些象征符号也为幼儿们或教师创造一个长期记录认知过程的机会,呈现经验的例子包括绘图、建构以及戏剧表演。
借由决定项目的阶段,教师指导项目实施的目标,同时他们在实验一个主题的上述两种方式中来回地经历;当介绍新的内容、主题的新观点或者重新引导对于主题的兴趣时,教师通常回到探索的阶段。
例如,一个与婴幼儿一起进行的“城堡”项目里,幼儿们对他们所建构出来的城堡已经失去兴致了。这时,教师决定激起他们的兴趣,于是有一天,绿恐龙与红恐龙(手指布偶的角色)被作为探索(E)的介绍,这些稚龄的幼儿立刻想出许多故事发展的路线,并希望有更多的恐龙。这时由教师写下邀请函以邀请更多的恐龙参与活动(R),结果,有7只恐龙住进了城堡。这个城堡一直保存在教室里,欢迎下年度幼儿的归来。
每一阶段所需时间长短和方法,与项目的主题多寡是同样多变的,有可能持续停留在某个阶段数日;或同一天内,在两个阶段里来回波动。重点在于教师必须知道项目的阶段,以便厘清最佳的方式,并且引领幼儿通往共同建构知识的下一个步骤。
在4到5岁幼儿参与的一个有关农用拖拉机为主题的项目中,重点从农场转移到农用拖拉机,也就是因为在项目进行的初期,教师考虑到“探索—呈现—探索—呈现”(E-R-E-R)的程序。在第一天,教师决定叙述一个农场的故事,询问幼儿是否去过农场,而幼儿们的回忆就是探索(E);这时让幼儿利用蜡笔与纸张画出他们记得的农场故事,或参观农场后的印象,这就是呈现(R)。
第二天,幼儿前往当地的一处奶牛场参观,而教师继续录下幼儿的评论与问题(探索;E)。很清楚,这次户外参观最有意义的部分,也就是当幼儿们站在一辆巨大的农用拖拉机旁时,他们了解到站在比他们任何一位都要高的轮胎旁,自己好像变成小矮人了,之后一直很兴奋地回顾当时的情景。
当天教师与她的小组成员们讨论户外教学参观当天,农用拖拉机所带来的影响,结果,小组决定以农用拖拉机为主题,而非农场。由于幼儿们提出许多有关轮胎的问题与评论,在第三天,小组里的第三位教师预先准备有关轮胎的种类与大小的讨论,持续轮胎的探索阶段,她筹划一个在学校停车场参观手推车的轮子、汽车轮胎和脚踏车的活动。当幼儿们测量轮胎、拍照,并且利用橡胶管制作轮胎时,他们移转至“呈现”的阶段。当他们处理橡胶管,他们注意到轮胎的胎面,引发了对轮子行驶于泥泞地上会造成什么花纹的讨论;再隔天持续进行活动,幼儿们开始回想农用拖拉机的其他零件,并且决定制作一辆农用拖拉机。
接下去两个星期的项目,主要活动是有关呈现阶段的事物。幼儿们画出农用拖拉机的图画,仔细地观察照片、图片和户外参观时所拍摄的录影带,再度参观奶牛场里的农用拖拉机,并作素描;同时大家一起协议农用拖拉机的制作,幼儿们共同商量农用拖拉机的颜色、仪表的种类、谁将制作方向盘,以及如何制作车前灯、警告灯和拖拉机上常有的标示符号。这次合作的呈现是典型的项目后期出现的工作,因为教师被要求去鼓励幼儿们一起设计一个属于全班性的呈现,以作为经验的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