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时期的图像文字和项目教学
在瑞吉欧·艾蜜莉亚教育取向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色之一就是幼儿参与深入、广泛的探索活动。在幼教以及小学教学中,采用长期性的探索活动项目教学并非是新鲜事,早在20世纪初期,杜威以及他的同事所推动的进步教育运动中,项目教学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特色。在20世纪60年代以及70年代英国的普罗登时代(Plowden Years,[1]),已广泛地运用项目教学,许多美国学者在当时也采用此种教学方式,并称之为“开放教育”(open education)
在瑞吉欧·艾蜜莉亚教育取向尚未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之前,《探索孩子心灵世界:项目教学的理论与实务》(Engaging Children's Minds:The Project Approach,1989)这本书早已付梓印刷。该书的作者——西维和我本人当时就主张将项目教学融入幼儿教育课程作为实施方针的理念,而该书中也提供了实施项目教学的指导原则。这种由一群幼儿一起深入探索某个独特主题的活动,我们称之为“项目教学”(project work)(Katz & Chard,1989)。就我们的观点来看,项目教学的设计乃是协助幼儿全面地、深入地理解在他们的周遭环境和经验中,值得他们注意的事物和现象。项目活动是课程的一部分,通常在其他同伴的合作以及教师的辅导之下,幼儿可以自己决定并且选择项目的进行方式。我们假设这一类活动可以增加幼儿对自己智慧的自信心,并且强化他们持续学习的意图(详见Katz & Chard,1989,第二章)。
例如在项目课程的主题——“超级市场内发生什么事”或“如何盖房子”中,幼儿在一段时期内,亲自探索现象中的每个细节。这些活动包括直接的观察、向相关人员或专家询问问题、收集其他相关的物品,并且利用各种不同的形式,例如扮演游戏等等,表达他们对观察到的事物所产生的想法、记忆、感觉、想像以及新的领悟。对大多数3~4岁的学龄前幼儿而言,期望他们用文字书写方式表达出他们对于事物的观察、想法或认识是不容易的,但是他们能自然地以口述的表达方式,请他人代笔写下他们的想法与观察。
从瑞吉欧·艾蜜莉亚获得的最重要的一个课题,便是在项目课程中,鼓励幼儿使用所谓的图像文字(graphic languages)(Rinaldi,1991)以及其他媒介去记录和呈现记忆、想法、预测、假设、观察、感觉等。观察瑞吉欧幼儿们的工作,可以发现他们是借由各种不同的视觉媒介去深入探索事物而获得领悟,重新建构先前的认知,并对现象反复探索,然后再建构和共同建构新的认知。
当然,大部分的美国幼儿教师都知道而且也会鼓励幼儿用言语、视觉形式或通过扮演游戏去探索活动,以及表达他们的感觉和认知,但是瑞吉欧·艾蜜莉亚的经验却在显示,学龄前的幼儿能够广泛运用各种不同的图像和媒介来表达,以及与他人沟通彼此的认知,这个年纪远比我们以往所知道的年龄层要来得早。瑞吉欧孩子们的工作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许多人严重低估学龄前幼儿的图像表达能力以及其智慧上的成长。
举例而言,在瑞吉欧·艾蜜莉亚地区的尔内思多·巴度奇(Ernesto Balducci)学校内,一群4~5岁的幼儿进行了一项“超级市场”的主题。在美国的幼儿学校与幼儿园,商店主题一直是很受欢迎的,然而,这个由瑞吉欧·艾蜜莉亚幼儿所进行的项目有几个值得我们注意的特色。首先,幼儿多次前往超市参观,包括有一次去参观时,超市没有开门营业。经过多次参观,幼儿能够看见超级市场的多种面貌,并可简单描绘出令他们印象深刻的众多商品与周遭环境。而在没有受到超市内其他购物者的干扰之下,孩子们在走道跑上跑下,注意并且记下有趣的设施和发现,包括在这样一个大的封闭空间内,幼儿自己的声音所造成的效果(图2-1所示)。
孩子们很详细地描绘出超级市场内整排的购物车、搬运不同货物的店员、推着购物车或未推车的顾客、牵着小孩与没牵小孩的家长、收银员等(如图2-2所示),整个超级市场内的景象都巨细靡遗地呈现在图画中。
然而若没有教师记录下幼儿所经历过、观察到的事物(表2-1与表2-2所示),那么光靠图画只能传达出粗浅的意义。记录下幼儿的感想与讨论,可以让教师深入了解幼儿对超市认知与误解的程度。
参观的幼儿也在超级市场内购物,事先列出购物清单,付账、找零并且把买回来的物品带回学校烹煮。有些小孩还访问了超市经理,并且问了一大堆当“老板”必须做的事(图2-3与表2-3所示)。

图2-1 超市经验的集体绘画创作(图片取自于亚达古贝迪学校,1984),瑞吉欧·艾蜜莉亚市教育局出版的小册子——《小朋友与格列佛》(Noi Bimbi e Lui Gulliver,意大利文版)

图2-2 “收银员的秘诀”(图2-1的局部放大)
表2-1 幼儿对参观超市的意见

表2-2 幼儿对未开门营业的超市的意见

表2-3 幼儿对经理的想法


图2-3 访问老板(图片来源:《小朋友与格列佛》小手册)
幼儿们也向经理提出他们的“愿望清单”,列出了他们认为超市应该增加的设施。他们利用报纸或杂志剪下来的图案做成一幅拼贴画,表达出他们期望增加的设施:一间闭路电视监控室、舒适的休息室、游戏场、布偶房……除此之外,许多幼儿设计麦片、饼干、清洁剂等的包装盒,还在教室内搭建了一个超级市场,很高兴地玩起扮家家。由于仔细观察过超市内的人、事、物,幼儿们的扮演游戏更加出色了。
当然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地去进行一个通俗的项目主题——幼儿经常经验到的事物,毕竟在一两年之后,所有的小孩将知道收银员不能把钱带回家,也不能依个人喜好来决定商品的价格,但为何不进行幼儿日常生活中体验不到的主题。美国地区的教师为了吸引幼儿的兴趣,喜欢选择一些较深奥的主题,并且推测某些事物缺乏趣味性。但是从瑞吉欧·艾蜜莉亚的例子中,却说明了“旧瓶装新酒”或翻新日常事物的过程,对儿童而言仍是深具意义和趣味性的,而且是富有教育性的。
再者,当幼儿熟悉某个项目主题时,可以根据自身的认知提出问题以及设定探索的范畴,这对该项目将有所帮助。在进行项目时,幼儿自己就可以胜任领导人,负责观察、收集资料与搬动或安排物品,能全心全意地投入真实现象的探索过程,有机会让他们发挥一些自己与生俱来的才能,体验角色,像是好奇的自然科学家或人类学家。另外一方面,假如项目主题是奇特的,而且超出幼儿的直接经验,许多问题、点子、资讯、想法与计划的进行便会依赖教师。幼儿在许多生活和学习经验方面会依赖大人,然而项目应隶属于课程的一部分,因此幼儿的兴趣、想法、表现和选择应该赋予相当程度的自由权限。
项目教学的另外一个价值是通过某一现象的广泛探索,给予幼儿早期经验的认识与对主题的深入了解。有学者指出:对幼儿而言,能有深入认识一个主题的经验是非常好的,幼年时熟悉经验的过程可以培养与提升幼儿对事物深入了解的习惯——此种习惯可以使幼儿在发展与教育方面获益良多(Inagaki,1992)。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瑞吉欧·艾蜜莉亚的教师也进行无法事先预估结果的主题,他们愿意进行某个可能无法顺利完成的主题。这显示出教师们的实验精神,与幼儿一起进行的经验或点子或许会从另一个实验中萌芽。在瑞吉欧某个学校里,幼儿全心投入太阳系与星际旅行的主题探索,这个现象并非是他们直接或即刻可知的经验,但这个主题也非由老师提议的,是有位幼儿带了一张太阳系行星的海报来学校,激起了其他人的积极回应。幼儿们的热烈反应,来自于他们对电影与电视上的星际大战中各角色的兴趣,从幼儿的玩具也可以看出他们对外太空的好奇。幼儿制作的绘画、粘土作品与大型复杂的太空站显示出他们对太阳系的理解是很“先进”的!他们对太空站上的生活、星际旅行、火箭发射、太空船、太空生物等知识都很丰富,而且很有技巧地借由绘画与粘土等各种不同的物质表现出来,其中包括建造一座大型的太空站。
对我而言,从瑞吉欧·艾蜜莉亚教育取向所获得的第一课,便是学龄前的孩子们比大多数美国幼教学者所认定的年龄,能更早通过视觉表现方式来表达并交流他们的想法、了解、想像、观察与感觉。这些由幼儿运用技巧创造出来的表现,能够作为教师修正、发展以及深刻了解教学活动的依据,更能作为假设、讨论以及辩论的基础,导致更进一步的观察,产生更新的表现。借由此种教育取向的运用,我们可以了解幼儿如何使用不同的方式投入周遭世界知识的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