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自我革命——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刹住基础教育的不正之风,这是基础教育最鲜明的政治品格
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也是我们最宝贵的经验。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扬自我革命、刀刃向内的精神。
1.党史学习教育促进教育健康发展。基础教育系统教育行政干部、中小学校长与教师、中小学学生积极参加党史学习教育。如何用好百年党史浸润我们的心灵,用活百年党史中蕴含的育人元素?如何帮助教育行政干部与中小学校长加强自我革命?基础教育系统多维度、多角度融合联动,推动跨校和大中小学校一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好红色资源、创新教育形式,引导全省基础教育系统抓好党史学习教育,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刹住基础教育系统中的一些不正之风。江西师大附中500多名师生乘坐红色研学专列前往赣州开展研学特色实践活动,兴国六中4000余名师生在县域内开展“重走长征路”徒步行军研学……一堂堂“行走的党史课”,串联起丰富的红色资源,让青少年的心灵在亲身体验中受到滋养。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中小学有超过200万人次参加“走出校园、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场馆接受现场洗礼”等研学实践活动,赣鄱大地校园内正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
2.落实“双减”政策提高教育质量。《江西省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江西省校外线上培训治理工作方案》颁发后,通过对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管理工作明显加强。2021年省委办公厅与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减轻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若干措施》明确“双减”的核心是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即减轻过重的课外负担。通过推动建立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的“双减”工作省级联席会议制度和日调度、周报告、半月通报工作机制,全省基础教育系统切实落实“双减”政策,推广完善“智慧作业”,统筹抓好作业、手机、睡眠、读物、体质“五项管理”,规范校外培训管理,坚持“八个一律”从严审批校外培训机构,加强培训内容、时间、收费、从业人员监管,严禁学校在职教师参与校外培训行为,健全常态长效治理机制。提升学校课后服务,在服务模式上,坚持学生自愿前提,全面实现“5+2”和“城区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在服务内容上,坚持素质教育和课业辅导相结合。在经费保障上,建立个人支付和财政保障相结合的成本分担机制,在各县(区)发改部门进行成本定价的基础上,2021年省财政投入课后服务经费2亿元,有效减轻家长经济负担。
3.强化“三违”治理,营造良好教育生态。为强化“三违”(违规收费、违规补课、违规订购或推销教辅材料)治理,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2021年,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建立全省中小学“三违”治理常态长效机制的工作意见(修订)》和《江西省教育“三违”问题处理细则(试行)》。赣州市强化“三违”治理,让“双减”减出实效。九江市同文中学加强“三违”治理,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南昌市对在职教师违规补课问题“零容忍”,对全市教师进行思想教育,加强自我管理,对校外违规补课坚决说不,廉洁从教,做到为人师表,对补课行为严查严打,对相关部门管控不严进行责任追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2021年查处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行为481起,完成培训机构退费人数7452人,各级各类学校强化“三违”治理,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态。
4.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自我革命。近年来,全省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不断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自我革命。2020年疫情期间,组建了千余名线上教学教师人员,录制覆盖基础教育全学段全学科线上教学资源,并向湖北省同步推送,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创新视频会和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江西作为唯一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作线上教学工作的经验发言。2021年进一步扩充中小学线上教学资源,线上课程达到12528节,覆盖各学段各版本的所有章节,供全省师生常态化共享学习。全省99%的中小学教师应用“赣教云·教学通”,“智慧作业”覆盖7000多所学校,教学点“专递课堂”覆盖率达到87.53%,建设“名师网络课堂”9400个。完成了省级教育数据中心、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省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面建成教育专网、“校校通”和“班班通”信息化网络教学基础设施,不断扩充优质数字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特别是2021年“智慧作业”赋能“双减”,被教育部列为全国十个“双减”典型创新案例之一。
5.教育督导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指明了方向。省委省政府把教育评价改革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江西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两清单一安排”》对全省教育评价改革作出了系统设计,并把“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坚决破除‘五唯’顽瘴痼疾”纳入《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涉及政策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和工作提示,通过教育督导诸多形式对省本级和各设区市的文件规范清理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开展学习研讨、专题培训。在江西教育网设立“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专栏开展“教育评价改革大家谈”活动,启动省级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包括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评价等多个方面,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各地各校树立科学导向、提高教育质量。组建全省教育评价改革专家库,为全省教育评价改革工作的宏观指导与管理提供保障。坚决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0—2021年,全省基础教育系统能够在以上十个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是难能可贵的,取得上述成果,一是得益于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中共江西省委与江西省人民政府正确领导,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强化政策保障,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地方主责,坚持高位推动,强化督导考核。二是得益于新时代教育理论指导。基础教育人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办好新时代基础教育的历史自信,深刻理解新时代省委赋予基础教育的崇高使命,切实增强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自觉。三是得益于各级党政的教育行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相关部门统筹规划、精准指导、通力合作,在发展路径上做到义务教育优先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同步普及发展,学前教育公办学位供给不断增加,特殊教育体系不断健全。四是得益于基础教育人团结奋进。全省基础教育人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兢兢业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在教育发展方式上,注重效率优先,注重教育公平,特别是在这两年的疫情防控常态下,竭尽全力、克服困难,关注特殊群体,关爱困难群体,通过线上教学等现代化教育方式让全省中小学学生共享学习,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五是得益于家校社诸方面教育合力。聚学生的自我养成教育、家庭教育、学校主阵地教育、社会综合教育的整体教育合力,集全省教育人以及社会有识之士对基础教育关注、关心、关爱的教育智慧与教育成果,在发展驱动上注重改革突破、有效治理,转变教育管理方式,信息化创新教育治理,办学活力有效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