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教研活动时间受挤压,几乎没有统一、整块时间可用于教研,专业成长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六)教师的教研活动时间受挤压,几乎没有统一、整块时间可用于教研,专业成长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后服务中,有超八成的教师表示学校的课后服务工作基本自愿或者完全自愿,与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基本不挂钩或者完全不挂钩。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的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精神较好地表现出来。如图3-1-6所示,49.4%的教师表示“会积极参加,这是育人的需要,也是支持学校工作必须的”,19.8%的教师表示“会参加,毕竟有些补贴,弥补工资不足”,24.3%的教师表示如果完全自愿,“会部分参加,不希望每天都要参加”,明确表示“不会参加”的教师仅为6.5%。

图3-1-6: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自愿”程度

受多种因素影响,聘请校外专业人员参与课后服务存在一定困难,所以99.1%的教师反映课后服务“全部为本校教师”或者“以本校教师为主,外聘很少”。

超九成教师认为开展课后服务对教师集体教研有较大影响。以小学为例,原来15∶30放学后,学校就可以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有全校性的学术报告会,有以学科组、年级组、备课组等为单位的教研会,有以课题组、项目组为单位的工作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现在15∶30以后很多教师都在班上,要找到一个一致的时间开展教研活动已然不易。所以,教研活动要么放在18∶00以后,这个时候“天色已晚”,教师归心似箭,教研活动效果可想而知;要么15∶30按时开始,但一会儿这拨教师出去,一会儿那拨教师进来,也会影响教研的氛围;要么放在双休日,占用休息时间,一次两次可以,多了教师也有意见;要么干脆减少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是中国基础教育独特的一种优势,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在没有校外培训的情况下要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需要教师通过教研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教研更是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访谈中校长、教师普遍表示担忧,时间长了,教师专业发展会受到不小的影响和冲击,甚至可能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