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厘清主体
现有的资料显示,中小学的选址定位工作属于城市规划问题,一般由城市规划部门负责。这样的安排导致中小学布局首先是城市规划问题,其次才是教育问题。在规划、顶层设计环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参与度不深。而规划部门,只是依循国家或地方规范标准中如人口空间分布密度、土地的适宜性、周边的公共设施分布情况等技术指标来确定区域内学校的数量和规模,没有考虑到学校与当地社区的契合,对于农村而言,则是忽略乡村学校与乡村文化之间的依存关系。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参与力度,从教育发展规划的角度来统筹本区域内各类学校的布局。在审批各类改扩建及新建学校时,应充分考虑本地区的教育发展愿景,既要充分认识到学校实际的育人功能和体量,也要充分考虑到学校作为一级文化组织的功能和价值,从区域全局的高度主导、规划、落实执行中小学布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