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履职:“三段一类”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为落实各级党委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完善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及其分管领导以及教育行政部门与相关部门领导熟悉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为教育办实事的工作机制,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机制,推进各级领导科学履行职责,促进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刻把握教育的阶段性特征和教育对象的变化,清醒认识当前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不断完善“三段一类”的教育体系,准确把握“三段一类”教育的不同阶段性发展需求。结合当地实际,挖掘潜力,切实落实“三个优先发展”的教育战略:“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在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根据我省财政比较困难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前城乡居民平均收入水平,参照兄弟省市做法,建议制定出台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倍新的普通高中学费标准,或者按平均每学期1000元左右重新核定,进一步提升学校自主发展能力。只有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财政资金投入上、公共资源配置上确保到位,切实改善办学条件,提供充足的教育教学资源,才有利于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1.切实加强学前教育的普及普惠发展。学前教育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起始环节,实施好《江西省“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普及普惠水平的目标任务。着力补齐农村地区和城市新增人口集中地区普惠性资源短板,真正落实以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分担、其他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做到高质量普及学前教育,实现高质量的普惠发展。健全幼儿教师配备补充、工资待遇保障制度,逐步增加幼儿教师编制,增加男性幼儿教师比例,稳定幼儿教师队伍,加强幼儿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工作,提升幼儿教师的核心素养,全面提升保教质量,以高质量发展统领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2.积极推进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以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重要导向,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教育差距,实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创建,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包括教学点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强化控辍保学,确保辍学学生数量持续动态清零。结合学校与学生实际切实解决城区初中大班额反弹现象,对于初中学生忧郁烦躁厌学以及叛逆等不良现象要高度重视,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疏导与引导工作,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学段能够优质均衡持续发展。
3.高位推动高中学段多样化特色发展。一是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实施好《江西省“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严格规范招生管理,加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力争按照全国普通高中学校的师生比例来配备编制与教师,完善投入保障机制,提高生均经费,实施县中标准化建设工程和薄弱县中托管工程,全面化解普通高中大班额现象,深入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与新教材教育教学,扎实推进新高考综合改革,整体提升县中办学水平,继续实施特色高中创建,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二是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针对中职教育主要存在的办学定位不适配、办学规模大而不强、办学条件缺口大等问题,各级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调整定位,推动中职学校多样化发展,从单纯“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通过撤销、合并、转型、托管、土地置换、集团办学等措施整合“空、小、散、弱”学校,优化中职教育的布局结构;会同相关部门实施“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会同相关部门实施“优质中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集中力量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品牌专业,示范带动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4.推进特殊教育适宜融合延伸发展。促进特殊儿童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努力使特殊儿童成长为国家有用之才,实施好《江西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方案》,持续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并向两端延伸;推动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康复及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进一步深度融合;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校园无障碍环境和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促进特殊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掌握适应未来发展所需基本的知识技能,提高特殊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努力将特殊学生培养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国家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