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甄别的评价理念未能全部扭转

(一)选拔、甄别的评价理念未能全部扭转

教育评价的目的不在于甄别和选拔,而在于诊断学生近一阶段的学习发展现状,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其目的在于改进。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评价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的教学业绩学校的升学率等,由于这些观测指标较为直观并且与评价对象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而备受关注。但是对于这些观测指标,无一例外地指向教育评价的选拔、甄别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我国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政策文件,目的之一旨在改变教育评价过于强调选拔、甄别的错误倾向,通过关注教育评价中作为个体的人的本真,倡导评价重心从选拔、甄别转向发展激励,以达到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能力增强与学校特色多元发展的目的。但是从实践中看,部分学校未能有效实现教育评价理念的深刻转变,依然将本应多元的学生评价单一化为考试成绩,将丰富的学校评价仅仅局限于升学人数,选拔、甄别的评价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影响着教育评价的实践,导致部分区域的学校评价重点关注区域排名,学生深陷考试分数与成绩排名的焦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