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机制提质量,提高学前教育整体水平

(五)坚持创新机制提质量,提高学前教育整体水平

1.注重保教结合,完善教研体系。树立科学保教理念,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建立良好师幼关系,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科学组织教育活动,珍视“安吉游戏”活动的独特价值,严禁“小学化”倾向。以培育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完善教研体系。有效开展“教学游戏化”与“游戏教学化”教育研究探讨,健全各级学前教育教研网络,落实教研指导责任区制度和学前教育教研经费,加强园本教研、区域教研,及时解决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培养一批名园长和名教师,引领带动幼儿园教师提升教科研能力。充分发挥优质幼儿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对薄弱园的专业引领和实践指导。推行乡村幼儿园一体化管理,使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成为当地学前教育管理中心、师资培训中心、教育研究中心、信息资源中心、家长指导服务中心和幼儿活动基地,带动区域内学前教育发展。

2.实施家园社三位一体的共育模式。高质量的家园社三位一体的共育模式促使幼儿教育事半功倍,促进幼儿家长、幼儿园、良好社会风气的融合发展。扎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精神,定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学保教宣传,形成三位一体的共育理念。充分发挥家委会作用,引导和鼓励家长、村委街道人员参与幼儿园管理,促进幼儿园教学,彰显家园社共育特色。拓宽家园社联系渠道,积极探索“互联网+”家园社共育新模式,让幼儿园、家庭、社区共同担负起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发展的责任。

3.实施信息技术与学前教育融合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在适应科技发展、探索教育与科技融合方面发挥引领作用。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来加速推进学前教育理念、内容、模式的创新途径。特别是面对线上教育引发的教学模式、育人模式的深刻变化,以绿色、信息、智能为特征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构建随时可学的智能化平台,满足幼儿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智慧幼儿园的创建,全面实施信息技术与学前教育的融合发展。

4.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体系。新时代学前教育实现了基本普及目标,即将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各级政府要强化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工作,发挥好质量评估的引领、诊断、改进和激励作用,克服质量评估中普遍存在的“重结果轻过程、重硬件轻内涵、重他评轻自评”等倾向,引导各类幼儿园树立正确的质量观,科学实施保育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宣传学习,切实完善省、市、县幼儿园质量评估体系,做好省级标准化幼儿园认定工作。将各类幼儿园全部纳入质量评估与监测范围,着重加强幼儿园师资配备、教育过程、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评估,定期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强化科学导向,加强规范引导,推动各地健全科学的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