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工作体制
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主体是各级各类学校,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关键是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体制,加强对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领导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管理体制的建构完善是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一是建立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的领导管理人员培训体系。要积极组织中小学各学段领导管理人员与优秀思政课教师一起研讨培训,为他们彼此了解、相互借鉴与合作提供机会,增强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凝聚力。同时,优化工作量认定与评优晋升的管理体制,引导中小学教师轮岗,激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改主动性,帮助各级各类管理主体提高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能力。
二是不断完善旧的管理体制,构建新的管理体制。要在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管理体制上,明确部门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归属问题,并传达给每一位教职工。将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总目标的链条进行分解、明晰,完善考核方式方法。建立健全省、市、县、乡镇、学校层面的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并使之通力合作,制定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教师业绩评价体系。
三是建立中小学思政课教研互动机制。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梯度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问题,设立专项的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课题,由课题成员搭建和研究,引导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师开展研讨、教学观摩和分享,激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的积极性;建立跨学段、跨学科的交流研修机制,深入开展相邻学段思政课教师教学交流研讨;建立思政课教师“手拉手”集体备课工作机制,通过遴选若干所思政课建设强校和若干名高水平思政课专家,开展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备课提质量、集中培训提素质活动;建立“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完善网络集体备课制度,建立健全思政课教指委专家、思政课教学名师在线答疑机制,为每位教师提供个性化、精细化、高水平、高效率的备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