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技教育活动的质量问题

(三)小学科技教育活动的质量问题

科技教育对于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精神培养发挥着积极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相对完善的科学知识观与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但是,现实情况是,科技教育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质量不佳等诸多问题,具体主要表现在:一是全面普及科技教育不足。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在进行小学科技教育课程的设置时存在相对不完善与不健全的现象。有些学校设置的科技教育的相关课程也是单纯进行相关理论的传输,教学效果不理想。有些学校过分重视优等生,让他们参与各种类型的相关科技竞赛为学校争光,极大忽视了对全体学生科技素质的提升。二是内容单调、方式单一。不少学校有关科技教育的教学方式一直使用的都是相对传统的教育方式,而以传统知识为主要前提条件的一些纯粹的科学知识,一般都是原理、符号术语、公式、规则等,并且与现实生活存在着较大的脱节现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也始终处于一种较为被动的状态,而这种被动接受各种科学知识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也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科学知识的乐趣带来一定的压制。三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主要是数量不足、科技教育素养亟待提升。科技素养不足,导致对于一些技术性与应用性较强的问题难以解决,无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无法科学地引导学生从自然学科整体角度对各种问题进行科学与理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