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五)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依托现有基础设施条件,最大化利用。统合现有的基础设施,可用的充分使用,可修的尽力修缮,可建的积极推进。在推行高考综合改革的过程中,依据自身办学特色、办学条件有序推进。加强与其他学校沟通,互相借鉴经验。着力改善办学条件。通过新建、改建、扩建部分高中学校,严格执行招生计划等措施,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现象。

二是借助政策“东风”,加速县域普通高中发展。2021年,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旨在解决地方县中发展存在的生源和教师流失比较严重、基础条件相对薄弱、教育质量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整体提升县中办学水平,更好地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2022年8月,省财政厅下达2022年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中央补助资金7510万元,本次下达后,2022年累计下达该项补助资金3.46亿元,用于支持各地提升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水平。各大县域高中应积极利用国家政策,改善自己的办学条件,提升自己的办学水平。

三是进一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选课、排课、管理、评价。完善智慧教育基础设施,深化学情大数据系统应用,推进虚拟现实技术与教学融合发展,构建在线教学系统,丰富线上课程资源,倡导个性化、智慧化教学服务。强化数据治理,深化数据分析和深度挖掘,实现大数据支撑的教育评价,提升学校教育现代化治理能力,为新高考改革决策、宏观层面规划指导提供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