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
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亦即对劳动教育的基本态度,主要包括其是否组织教师对《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行学习,是否有劳动课的相关教材,是否按照规定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课程开设的形式、内容如何等。根据调查可知:88.1%的学校已经组织教师对《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行了学习,81.2%的教师表示所在学校有劳动教育课程的相关教材,近九成的中小学教师表示所在学校大力支持教师参与劳动教育,并有相应的激励措施;超过七成的教师表示所在的学校会每周开展一次劳动教育课。值得关注的是,仍然有8.1%的学校没有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如图3-2-2所示。
图3-2-2:所在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开设情况
为进一步检验不同地域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开设情况的差异,我们将教师工作的学校所在地与所在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交叉分析和卡方检验发现:不同地域的学校在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上有统计学差异(χ2=29.394,P<0.001),具体表现为城市学校“没有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的仅占3%;农村学校“每周一课时,偶尔会被其他课替代”的占比最高,为10%;城市学校在“每周一课时,能依据课表正常上课”的占比最高,为85%。如表3-2-3所示。
表3-2-3:学校所在地与所在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交叉分析
按照国家规定,中小学校每周基本都会安排一节劳动课,但在具体开展课程的过程中,劳动教育课的地位远不及其他课程。部分学校并没有安排劳动教育课程,有些学校即使设置了劳动教育课程,但这其中仍有超过一成的学校还是会经常用其他课程替代劳动教育课程。并且近三成的学校没有负责教授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或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劳动教育课程教师,如图3-2-3所示。
图3-2-3:你所在学校具备什么条件的劳动教育课程师资
与此同时,我们将教师工作的学校所在地与所在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师资情况进行交叉分析和卡方检验发现:不同地域中小学阶段的教师,在劳动教育课程的师资上有统计学差异(χ2=28.455,P<0.001),具体表现为城市教师在“具备专门教授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上占比最高,为41.2%,县城教师为21.4%;乡镇教师在“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劳动教育课程教师”上占比最高,为58.7%;县城教师在“没有负责教授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上占比最高,为21.4%;农村教师在“聘请校外专业人员兼任劳动教育课程教师”上占比最高,为15.8%。如表3-2-4所示。
表3-2-4:教师工作的学校所在地与所在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师资情况进行交叉分析
值得肯定的是,超过七成的教师表示学校会以课内外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实施劳动教育课程,而且根据调查数据可知,超过九成的学校为劳动教育课程开设了专门的教育基地或实践场所,且校外劳动实践的形式非常多样,但校内劳动教育课程主要围绕班级值日、校园大扫除、集体组织去学校劳动教育基地实践等方面展开,形式相对单一;其中超过七成的教师表示会一周一次、一月一次、一学期一到两次带领学生到劳动教育基地去进行劳动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