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优质资源共享,健全质量评价机制

(六)推进优质资源共享,健全质量评价机制

加大“集团化”办学力度,推进优质资源共享。探索集团化办学与学区制管理融合路径,包括省级重点高中(特色示范高中)与初中组建名校集团、初中与服务区小学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九年一贯制办学。九年一贯制学校作为一种连贯的、系统的、整体的学制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舒缓学生择校、升学、转学等各方面的压力,教师也能更系统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成长等情况。在实践中让“名校+”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形成“名校+新校”“名校+普校”“名校+偏远学校”等多种模式,组建紧密型教育集团,强化核心母体学校的辐射引领功能,推进集团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共建,促进优质资源在成员学校中的无缝覆盖和精准推送,扶持新办学校快速发展,实现“子体学校—独立学校—新母体学校”的“蝶变”。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举措不断增加新的优质学校……通过优校名校的努力,拉普通学校与薄弱学校一把,大家一起好起来、优起来、强起来。

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健全质量评价机制。各地教育督导部门根据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建立完善对政府推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制度,将推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市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制定实现初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评估验收标准和办法,按照规划目标对县市区进行评估验收,验收合格的,授予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称号。健全质量评价机制,各地要将初中教育质量评价工作纳入地方党委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党委政府领导、政府教育督导部门牵头、部门协同、多方参与的组织实施机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初中教育质量评价实施细则,实施初中教育质量评价工作。注重与已经开展的对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初中教育质量监测等工作有效整合、统筹实施,避免重复评价。组建相对稳定的高质量评价队伍,主要由督学、教育行政人员、教育科研人员、校长、教师及其他有关方面人士组成。评价人士在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督导评价等方面应具有较高理论素养、专业能力和丰富经验。要积极探索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如南昌市东湖区、红谷滩区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初中教育质量评价工作。赣州市印发《赣州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强调落实教育评价综合改革。建立健全政府、学校、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完善教育督导部门统一负责、相关部门协作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探索建立学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教育质量目标管理制度和提高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定期对辖区内初中教育普及程度和城乡、学校之间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并以适当的方式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全面推进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

(钟添生,南昌师范学院江西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喻艳萍,南昌二中九龙湖校区<红谷滩博雅学校>校长,高级教师;杨润根,安义县黄洲镇中心学校校长,高级教师;张海燕,南昌市洪都中学党政办主任,高级教师;刘星,江西师大附中瑶湖分校二部执行校长,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李雁诚,南昌市青山湖学校党总支书记,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