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的研究
向小英(2007)认为领导力理论的转换没有结合幼儿园发展的实际,在园长负责制的前提下,园长在实践中更多地表现为“一长制”。她在提升策略部分,提出园长应成为道德领导的“替身”,成为幼儿园契约管理的真正实施者,成为学习型幼儿园的引领者。罗丽、洪秀敏(2012)提到,当前园长认为自身在领导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理论素养较低、科研能力不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领导力不足、领导行为与管理策略不当、课程领导力不强。该研究提出园长应以教育领导者为首要职业角色,从幼儿园内外部及制度保障方面提出解决策略。姜美玲、陈静静、吕萍(2010)认为校长与园长在领导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行政化色彩过于浓厚,普遍缺乏专业化意识,另一方面是对学校管理的同质化倾向严重,文化领导力相对较弱,最后从专业视角、制度视角、主体视角三个方面指出校长和园长领导力的提升策略。董汉民(2011)认为园长对自身领导行为的认知程度不高,“高关系—高任务”的领导风格是现任园长领导行为中占据绝对优势的风格类型,园长使用最多的是成就导向性领导风格,使用最少的是支持性领导风格。
综上所述,对教育领域的领导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的研究,对园长领导力问题的研究相对还比较薄弱。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研究侧重点上,主要停留于管理层面,没有上升到领导层面对园长工作进行研究。
2.在研究内容上,或浅尝辄止,不够深刻;或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并进行分析,个人经验的描述虽生动易懂,但概括性不强,在指导园长的领导实践时往往缺乏普遍性和理论性。
3.在研究对象上,都是以园长作为单一的关注对象来探讨领导力问题。但从教育领导理论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当今对领导力问题的研究,已从单一的领导者转变为重视领导者与追随者及环境的交互作用,更倾向于一种系统的动态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