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立足实际补短板,推进普及普惠发展

第一章 学前教育:立足实际补短板,推进普及普惠发展

钟添生 左文玲 曾 红 汪 琳 乐文虹

【摘要】2020—2021年,对于幼儿教育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两年。一场无情的疫情突然袭来,给幼儿教育带来不少阻力,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教学计划被打乱,很多教师自此踏上了线上教学之路,为停课不停学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除了减少外出、做好线上教学外,我们更应做到:停课不停研、停课不停思!冬已逝,春必来,这场疫情给了我们幼教人什么启示?我们的担当与责任是什么?面对疫情,全省幼儿教育人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克服困难,立足实际补短板,推进普及普惠发展。具体表现在:坚持党的领导,谱写发展新篇;改革管理体制,落实发展责任;加快幼儿园建设,公益普惠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学前教育发展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监督评估管理,提升科学育儿水平;筑牢教育防疫线,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成绩是可见的,但也确实还存在一些困难,学前教育依然是我省各级各类教育中的短板,主要表现在:办园条件亟待进一步改善,优质教育资源亟待进一步提升,普惠性民办园保教质量亟待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协同教育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等。面对这些困难,我们理应充满信心,立足实际补短板,探寻学前教育发展的路径:坚持政府主导扩资源,增加普惠性幼儿园比重;坚持公益普惠促民生,健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健全投入长效机制,保障学前教育经费;坚持拓宽渠道扩队伍,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创新机制提质量,提高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强化过程监督管理,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补齐短板;评价改革;高质量发展

学前教育,是人生学习的开端,是心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基础阶段。“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谚语从某种视域形象地说明了孩子接受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在社会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的内在要求,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的题中应有之义。2020—2021年,我省学前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发展的决策部署,立足实际补短板,坚守公益普惠方向,将学前教育列入重大民生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各级党委政府遵循学前教育规律,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健全学前教育政策保障体系,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努力解决“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问题,在“幼有所育”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表2-1-1显示,2021年底,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42%,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53.4%,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民办园比率达到90.4%。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促公平、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