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乡村教育之基,助力教育鼎兴之路

(七)夯实乡村教育之基,助力教育鼎兴之路

表2-2-1显示,全省2021年有6753所小学,小学教学点8096个,教学点的数量比小学学校数多1343个,充分体现了江西省以江南丘陵、山地为主的地形特点。从下文表2-2-2中可以看出江西省的农村教学点与表中的河南、山西、湖南、浙江四个省份相比,占比最大,说明我省的小学教学点多且分散,这给小学教师资源的合理使用与教育质量的提升都带来一些影响。2020年9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聚焦短板弱项,有针对性地提出创新举措,推动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乡村教育。2021年3月施行的《江西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定向培养乡村教师,对乡村学校教师的编制核定、职称评聘予以倾斜,保障教师培训经费,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保障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符合条件的乡村学校教师纳入当地政府住房保障体系。

乡村振兴,首先要振兴乡村教育。为有效缓解乡村中小学教师不足难题,我省近几年招收优秀的初中应届毕业生就读师范学校,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毕业后按协议到指定乡镇学校就业,为乡村学校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一专多能型本土化教师,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十三五”期间,全省共招收定向培养师范生2.6万名。继续在江西师范大学试行本科师范生公费教育,从一本批次录取优秀高中毕业生中,共招收公费师范生1800余名,实行公费培养,回生源地安置就业,确保有编有岗。通过省级统一招聘、中央“特岗计划”、安置定向师范生、公费师范生、“三支一扶”支教人员等途径招聘各类中小学幼儿园教师5.8万余名,有效促进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继续落实《江西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各设区市都能够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各具特色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或细则,继续强化师德建设,树立乡村教师良好形象,通过多种途径补充师资,保障乡村教师队伍健康发展,乡村教师享受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乡镇工作补贴等三项津补贴,增强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努力为中小学配齐配足教师,乡村小学、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成班率较低的村小、教学点编制按照班师比不低于1∶1.5予以保障,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增加乡村学校中高级岗位数量,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只有抓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夯实乡村教育之基,才能助力教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