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配置问题:高中阶段教育资源配置亟待科学优质均衡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地方的经济发达程度。进入新时代以来,我省高中阶段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更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成为解决当前教育发展主要矛盾的主线。受历史长期积累和偏向型发展战略的影响,我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表现出区域间分化、不均衡的问题,城乡分治、重点与非重点高中分治现象明显,导致我省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城乡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不平衡、资源差异大等问题较为突出;二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市区教育资源更丰富,配置得也更合理,而比较落后的地区教育资源很缺乏,且配置不合理。
城乡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差距较大。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城市先行带来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重要政策议题。城乡高中阶段教育除了毛入学率的差异之外,其教育质量上也存在不均衡问题。县域高中阶段教育资源供给相对不足,优质教育资源短缺,难以满足农村地区学生日益增长的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办学资源紧缺导致县域高中教育出现“大班额”现象,进一步降低了县域高中的教育质量。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不够平衡,人们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普通高中供需矛盾日益激化,在办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普通高中学校只能通过扩大班级规模来容纳涌进的学生,由此导致了县域普遍存在的大班额和超大班额现象。中等职业学校虽然总体有所发展,但由于生均经费较低,教育教学、实施实训等设备更新较慢,影响教育质量,进而影响学生就业质量,最终影响学生对职业学校的选择,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诸多问题。
普通高中办学资源依然不足。《江西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关于下达消除普通高中大校额大班额目标任务的通知》使普通高中学校大班额问题有所缓解。但对照新高考要求,目前全省普通高中办学条件缺口依然较大。一是教室资源不足,难以适应选课走班的需要。教育统计年报显示,2019年全省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1055368人,实际有班级数19910个,按消除大班额规定的每班50人计算,需班级数为21108个,缺少班级数1198个。另外,按照实施选课走班制至少增加20%的教室数计算,又缺少教室数4221间。两项共缺教室数5418间。2020年全省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1104548人,比2019年增加了49180人,又要增加984间教室,同样考虑选课走班的因素测算,在2019年教室缺额的基础上又将教室缺额扩大为1181间。2021年在校学生数1158428人,比2020年又增加了53880人,又要增加1078间教室,同样考虑选课走班的因素测算,2021年所需教室在2020年缺额的基础上又将缺额扩大为1294间。近两年来,虽经过努力缺教室数和大班额现象有所缓解,但教室资源的缺口依然较大。二是教学装备不足,与新高考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浙江省早在2018年高中学校学科教室已基本达标,生均教育技术装备资产为5700元,有50%的高中学校建设了创新实验室,基本满足高中新课程、选修课及特色发展需要。据2020年教育统计年报,我省高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3688元,远低于周边省份,与浙江省2018年的数据相比低2012元。三是办学经费不足,难以满足教育发展需求。我省高中学费仍执行1999年制定的标准(每学期重点高中300~400元,普通高中200~270元),远低于经济发达省份。与相邻的湖南省高中学费标准(每生每学期,省级示范性高中为1000元,其他高中为800元)相比相差甚远;与人口大省的河南省高中学费标准(每生每学期,市区高中为1100元,县市区高中为875元)相比相差更远。如果再考虑2022—2023年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增加的情况,将需要更大投资,增加更多教室、教学设备与教育经费,只有科学、优质、均衡配置高中阶段教育资源,才有利于促进高中阶段教育优质、均衡、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