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评价改革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是撬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全省各地结合实际,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教育部等六部委下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与《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等文件精神,从制度上、组织上多管齐下,引领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整体战略部署,建构推动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高效、长效机制,为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倾注强劲动能。建立教育评价改革“负面清单”制度,从县域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教师队伍建设评价、学生发展质量评价诸方面入手,全面加强政府履职工作,坚持破立并举,多维合力,多元建构教育评价体系,切实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落地见效,促进小学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
1.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提升办学成效。从县域与学校层面考核评价,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以破除“五唯”为导向,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持续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立德树人成效这一根本标准内化到学校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不断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
2.深化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突出师德师风。教师正确的世界观与科学的方法论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方向、能力和水平,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教师应该成为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学校要把教书育人的投入与成效作为教师评价的重中之重,在职务晋升、工作考评中把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能力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进而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3.健全学生评价制度,促进“五育”融合发展。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制度对于学生成长成才发挥着“指挥棒”作用。学校要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强化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要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服务祖国、服务人民。严格学业标准,完善各类学生的学业要求,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坚持“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强化体育评价,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享受乐趣。改进美育评价,探索小学美育新方案,创新开展美育的形式方法,着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创新创造活力。加强劳动教育评价,强化劳动教育和实践教育,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4.运用教育评价解决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教育是要尊重规律的,规律都是非常成熟的东西,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东西,我们日常所说的按照教育趋势办事,其实也属于规律的范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等。教育是发展的,教育的每一天都应该是新的。所以,我们在现实工作中,既要尊重教育规律,又要面对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譬如,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教育地位越来越突出,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科技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技发展的激情,养成良好的科技思维习惯,提升科技素养水平。再如,面对社会多元化发展出现的思想多元化、人生追求的多元化,学生的心理影响因素越来越多而且趋向复杂化,学生心理辅导教育水平亟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