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促进教考招有效衔接等改革
随着高考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全省各地各校必须围绕强化条件保障、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促进教考招有效衔接等改革重点任务,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着力促进普通高中和高校人才培养衔接。一是加快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我省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将迎接新高考。各地各校要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和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精神,落实省教育厅印发的《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与《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编排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增强课程选择性,促进教考有效衔接。二是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各地各校要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对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积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不断提高育人质量,有序推进选课走班,根据实际制订出台选课走班实施方案,按照因地制宜、有序实施的原则,指导普通高中学校制订选课走班指南,开发课程安排信息管理系统,形成规范有序、科学有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要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加强专兼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学科渗透、开设指导课程、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职业体验等方式,积极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着力提高学生在选科选考、报考专业和未来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自主选择能力。健全综合素质评价,将德智体美劳五育要求全面纳入综合素质评价,规范学业水平考试,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时间普遍安排在统一高考之后进行,防止出现考试次数过多、时间安排不合理、加重学生负担等问题。三是强化普通高中基础条件保障。全省各地连续实施了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大学校建设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选课走班教学创造有利条件,切实解决大班额比例过大问题。全面建立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有效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围绕深化高考综合改革重点任务,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大力实施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深化办学质量评价改革,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整体提升我省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省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