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研缘由

一、调研缘由

课程的活力与教育作用的发挥是由教师教与学生学共同完成的,不同学段的课程教学因知识层次的划分与接受对象的认知差异而处于相对独立状态。但就人才培养的目标而言,课程教学的方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还是能够做到有机衔接,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思政课更是如此,某一学段思政课教学若出现断层,必将影响到后续学段思政课教学的质量。因此,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必然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语境下,妥善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要求在改进中加强思政课教学。特别是,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规律,把思政课讲道理的本质做实,切实改善各学段思政课教学的衔接,根据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整体上增强人才培养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切实增强思政课针对性、有效性,更好地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制定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文件,这些文件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教学及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同时还就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出一系列部署,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就我省而言,为了切实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断提升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质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对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进行全面规划,勾画了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基本框架,搭建了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平台,明确了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强化了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制度保障,突出资源整合和协同合作,是我省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指南和价值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