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2025年10月13日
3.劳动教育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对劳动的评价要重视家庭、社会与校园中的劳动行为,评价方式应当多样化,既要重视学生的日常表现,又要进行学段综合评价,建议在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增加劳动素养这项内容,等等。以此保证学生深刻了解“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精神内涵,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求进步。除此之外,还要求将学生的劳动素养作为升学、毕业以及评优评先的重要标尺之一。
在对现状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对劳动教育表现的评估者主要有学校、教师和学生,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对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中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劳动教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单一。由于学校受原有应试教育影响,长期把学生智育发展放在第一位,习惯用分数评价学生,导致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也是直接用分数来考核,尽管学校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但是每一种方式都是用分数去衡量,这就会直接导致学生为了分数去劳动。(2)学校对劳动教育教师评价单一。上述数据显示:近三成的学校没有负责教授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或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劳动教育课程教师,这就会导致劳动教育教师的数量与工作量不匹配。兼任的教师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劳动教育教师资源紧张的问题,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系统知识和教学方法,很容易将劳动教育与自己所担任的学科教育混淆。因此,为了保证劳动教育实施的质量,部分学校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促进劳动教育教师的成长。但是无论是专职劳动教育教师,还是兼任劳动教育教师,只有对他们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才能促进他们自身的成长进步,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小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