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结构问题: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理念与路径亟待明晰
《全民学习:投资于人民的知识和技能以促进发展——世界银行2020教育战略》指出,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要求提供学生愿意接受的教育,以此达成教育促进经济增长、减少贫困的目标。显然,高中阶段教育发展需要多种模式,满足人民对高中教育的不同需求,对高中阶段教育提出了多样化、综合化、特色化发展的要求。我省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两种类型。两者泾渭分明,主要采用中招考试分数进行分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不仅对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对所有人群都开放的教育,是一种“人人教育”,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对学生的包容性更强,在学业要求上的准入较低,对学生在多种技能方面的学习和发展有重要支撑。但是,片面地把中考分数作为接受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区分,低分者进入职业教育轨道,高分者进入普通高中教育轨道,客观上造成了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生源的差异,再加上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之间不同的管理规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的评价方法,逐步形成了人才培养方式的“单打独斗”,普通高中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还没有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没有创新普职融通联合育人模式,没有开展课程共建、师资共享、学分互认、学籍互转等,没有实现不同类型教育的贯通培养与融合发展。
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要求优化教育结构,统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提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比例。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但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诸多,主要是受经济发展需求、社会发展形势、教育理念与教育发展规律、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等的影响。当前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更多地被视为低于普通高中教育的“差生”教育、低人一等的教育,导致不少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接受职业教育,其发展不仅受生源数量、生源质量、教育条件、就业市场的制约,还受普通高中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而且,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等技能技术人才为目标,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紧密联系,其本身的改革和发展需要大量教育投入。因此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收支基本状况及劳动力市场影响甚至决定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布局与发展。
足够的经费投入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保障。据相关资料报道,美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中,超过52.6%的比例投入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教育投入高于普通高中教育投入。发达国家公共教育投入总量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支出比普通高中教育高8.8%。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我省高中阶段教育应该高度重视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不仅在政策层面要求高中阶段教育优化结构,而且在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结构上应统筹协调发展、实现两者招生比例趋向合理。然而,我省依然存在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在校生比例失衡问题。表2-4-1显示,我省普通高中学校数量逐年增加,从2016年的469所增加到2021年的544所,而中等职业学校数量却逐年减少,从2016年的394所减少到2021年的287所。图2-4-1显示,我省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生还不到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1/3,图2-4-2显示,我省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任教师数还不到高中阶段教育专任教师总数的1/4,这就足以说明,我们的教育理念亟待更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理念与发展路径亟待清晰与明确,我省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依然任重道远。